6日,陕西省靖边县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称:5月5日,靖边县公安局侦破一起故意杀人案,并成功营救被害人。5日上午9时许,张某到靖边县公安局新庄派出所报警称,2日晚上其丈夫马某(58岁)将婆婆王某(马某母亲,79岁)用手推车拉出去后,至今未归。接警后,靖边县公安局新庄派出所、刑侦大队迅速展开调查,并将嫌疑人马某传唤到案突击审讯。据马某交代:其将瘫痪在床的母亲王某埋至靖边县城南万亩林一处废弃墓坑内。确认地点后,民警立即对该墓坑进行挖掘,中途听见有隐约的呼救声,经民警全力挖掘,成功将墓坑内仍有生命体征的受害人王某救出,并立即送医院进行救治。目前,受害人王某生命体征平稳,犯罪嫌疑人马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2020年5月2日,太原市新增1例湖北返并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针对该病例,各相关部门按照“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原则,及时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目前该病例入院后连续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体温正常,胸憋、气紧症状消失,肺部CT检查病灶明显好转),深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运用大数据信息化等多种手段和渠道,对该病例活动所涉及的列车、出租车、公交车、社区、单位、菜店等场所的密切接触者、一般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排查。已在第一时间对20名密切接触者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对45名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实施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对该病例在火车上的15名接触者进行追踪管理,其中9名市外人员已函告当地实施管控措施,我市管理的6名人员实施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对4月29日与该病例同乘公交车的135名乘客进行追踪管理,已陆续追踪到130名乘客(其中市外人员12人,已函告当地实施管控措施),我市管理118名,其中112名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其他6名核酸检测正在进行中;目前仍有5名乘客由于信息不全无法联系,该5名乘客的相关乘车情况如下: 公交卡号线路名称刷卡(投币)时间备注804路2020/4/29 13:16乘车人为一男性,在长兴南街口投币乘车,火车站下车。02399239804路2020/04/29 12:46:5300429958804路2020/4/29 13:08:46600067883路2020/4/29 9:31:40041308303路2020/04/29 13:27:31 请以上5名乘客为了您和家人以及他人的身体健康,及时与市防控办联系,联系电话:5625133,5625176。太原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20年5月7日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发明电〔2020〕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艰苦努力,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防控工作已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按照党中央关于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为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坚持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力保障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经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坚持预防为主1.科学佩戴口罩。在人员密集的封闭场所、与他人小于1米距离接触时佩戴口罩。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在密闭公共场所工作的营业员、保安员、保洁员、司乘人员、客运场站服务人员、警察等人员以及就医人员等要佩戴口罩。 2.减少人员聚集。注意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减少参加聚集性活动的人员。尽量不前往人员聚集场所尤其是密闭式场所。 3.加强通风消毒。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公共场所、场站码头、公共交通工具要落实日常清洁、消毒等卫生措施。 4.提高健康素养。养成“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 二、落实“四早”措施 5.及时发现。落实公共场所体温检测措施,加强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排查,做到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早发现”,并按要求“早报告”,不得瞒报、漏报、迟报。 6.快速处置。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充分发挥大数据等优势,尽快彻底查明可能的感染源,做好对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和追踪管理。落实“早隔离”措施,及时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实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可能的污染场所全面终末消毒。 7.精准管控。依法依规、科学划定防控区域范围至最小单元(如楼栋、病区、居民小区、自然村组等),果断采取限制人员聚集性活动、封锁等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尽最大可能降低感染风险。及时公布防控区域相关信息。 8.有效救治。指定定点收治医院,落实“早治疗”措施,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时有效全面收治轻症患者,减少向重症转化。坚持“四集中”,对重症患者实施多学科救治,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患者治愈出院后,继续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14天。 三、突出重点环节 9.重点场所防控。按照相关技术指南,在落实防控措施前提下,全面开放商场、超市、宾馆、餐馆等生活场所;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公园、旅游景点、运动场所,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室内场馆,以及影剧院、游艺厅等密闭式娱乐休闲场所,可举办各类必要的会议、会展活动等。 10.重点机构防控。做好养老机构、福利院、监所、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等风险防范,落实人员进出管理、人员防护、健康监测、消毒等防控措施。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护理站等医疗服务机构的,不得超出医疗许可服务范围对外服务。医疗机构举办养老机构或与养老机构毗邻的,应按照医疗机构分区管理要求开展交叉感染评估,评估有风险的应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11.重点人群防控。指导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残疾人、严重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做好个人防护,并开展心理疏导和关爱帮扶等工作。 12.医疗机构防控。加强院内感染防控,推广分时段预约诊疗,严格落实医疗机构分区管理要求,及时排查风险并采取处置措施,严格探视和陪护管理,避免交叉感染。严格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工作流程,强化防控措施。落实医务人员防护措施,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健康管理和监测。 13.校园防控。实行教职员工和学生健康情况“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好健康提示、健康管理和教室通风、消毒等工作,落实入学入托晨(午)检、因病缺课(勤)病因追查和登记等防控措施。 14.社区防控。加强基层社区网格化管理,发挥社区志愿者作用。做好健康教育、环境卫生治理、出租房屋和集体宿舍管理、外来人员管理等工作。出现疫情的社区要加强密切接触者排查和隔离管理、终末消毒等工作,必要时采取限制人员聚集性活动、封闭式管理等措施。 四、强化支撑保障 15.扩大检测范围。各地可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和检测能力,进行科学评估,对密切接触者、境外入境人员、发热门诊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口岸检疫和边防检查人员、监所工作人员、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等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对其他人群实施“愿检尽检”。人群相对密集、流动性较大地区和边境口岸等重点地区县区级及以上疾控机构、二级及以上医院要着力加强核酸检测能力建设;鼓励有资质的社会检测机构提供检测服务,扩大商业化应用。“应检尽检”所需费用由各地政府承担,“愿检尽检”所需费用由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承担;检测收费标准由各地物价部门确定并公示。各地要及时公布检测机构名单。 16.发挥大数据作用。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全面推动各地落实“健康码”互通互认“一码通行”,及时将核酸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重点人员等信息共享到“健康码”数据库,推进人员安全有序流动。做好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健康信息码”入境人员版的推广应用,加强入境人员闭环管理。 17.强化科研与国际合作。推进疫苗、药物科技攻关和病毒变异、免疫策略等研究。加快检测试剂和设备研发,提高灵敏度、特异性、简便性,进一步提升检测能力、缩短检测时间。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有关国家的信息共享、技术交流和防控合作。 五、加强组织领导 18.落实党委和政府责任。各地党委和政府要落实属地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医疗物资动态储备,提升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各项措施要求。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落实主管责任,继续加强联防联控、统筹调度,强化对各地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和支持。 19.落实企事业单位责任。各企事业单位要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规定,健全防控工作责任制和管理制度,制定完善应急预案。 20.动态调整风险等级和应急响应级别。各地要按照分区分级标准,依据本地疫情形势,动态调整风险等级和应急响应级别。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断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各项配套工作方案,一旦发生疫情,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实施精准防控。 境外疫情输入防控在落实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同时,按照中央关于做好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工作的指导意见实施。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2020年5月7日
古城依九原活化升太平2020年5月10日上午九点,“原应有‘品’·忻州古城原平秀”在古城原平小院内展开。本次活动旨在积极融入“忻定原”同城化战略,挖掘原平人文、产业、资源等诸多优势,在建设忻州共同心灵家园和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城市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借忻州古城独特的资源和平台优势,讲好原平故事,展示原平形象,把古城“原平小院”打造成原平对外开放的窗口、产业升级的平台、招商引资的枢纽、脱贫攻坚的通道,为重振原平雄风,再铸原平辉煌不断努力。本次活动分为特色文艺展演、贫困户自有产品展销与重点项目推介三个篇章。一、特色文艺展演:1.民间艺术展演地点:原平小院北秀容巷 内容:舞蹈“凤秧歌”、“云胜锣鼓”、“炕围画·旗袍秀”、“炕围画图版展”等。2.古城戏曲歌曲朗诵汇地点:古城关帝庙内容:晋剧折子戏《教子》,歌曲《原平嗨起来》、《炕围画》,诗歌朗诵《锦绣九郷》等。3.“笔墨丹青绘原平”现场书法作品展示内容:现场书法展示地点:古城原平小院4.八音会地点:古城原平小院5.“三里九乡”图片展地点:秀容书院内容:慧远故里、三班故里、晋贤故里、将军文化、人文同川等。二、名特产品展销:1.六大产业集群产品展销杂粮食品产业集群:展销以石鼓、东山汉、龙凤合作社为主的小米、荞麦等杂粮杂豆类产品。中药材产业集群:主要展销闫庄乡种植的黄芪、黄芩、甘草、党参、柴胡等道地中药材产品。肉制品产业集群:展销以王家庄兰师傅酱猪手、金秋合作社、如亮饲料公司的鸡蛋为主的畜禽产品。饮品(药茶)产业集群:展销以秀云山泉、明珠合作社蒲公英茶、晋元茶叶毛健茶、石人瀑布蜂蜜、中阳大杏产品为主的果品、饮品、药茶等产品。酿品产业集群:展销以锦绣胡麻油、天涯井纯粮醋、金泉利纯粮酒为主的酿造产品。保健食品(功能农产品)集群:展销以原平锅魁、汉唐枣产品、东社镇梨膏、环茂富硒小米等为主的功能食品。2.贫困户自有产品展销东社镇重点展销各类梨果、梨膏、旱烟等。闫庄镇重点展销麻港核桃、中药材等。子干乡重点展销瓜子、炒棋、榆皮面、咸菜等。沿沟乡重点展销小米、手工醋、豆面抿尖等。三、重点项目推介:地点:古城原平小院内容:播放原平市宣传片,推介原平市招商引资项目,图版展示原平市2020年重点招商项目。(附图:古城夜景)
5月12日下午3点,“减税收优服务,助复产促发展”新闻发布会于忻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本次新闻发布会的主持人由市新闻中心主任尹新凤担任,出席本次发布会的还有市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崔凯;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经济师张桂芳;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局长周俊平以及新闻界的各位记者朋友。 会上,国家税务总局忻州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经济师张桂芳对一季度全市税收工作情况进行介绍。 今年以来,全市税务系统认真落实总局、省局党委决策部署,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各项具体措施,扎实聚焦优惠政策落实要给力、“非接触式”办税要添力、数据服务大局要尽力、疫情防控工作要加力的“四力”要求,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确保疫情防控和税收重点工作任务“两手抓、两手硬”,为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有序健康发展贡献了税务力量。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全力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在延续去年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基础上,全市税务系统及时跟进落实国家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4批20项税费优惠政策,主要做到了“三个到位”:一是宣传辅导到位。结合今年的税收宣传月,以“减税费优服务 助复产促发展”为主题广泛开展各类宣传活动,确保每个纳税人、每位缴费人都能知晓优惠政策。通过网站、热线、微信订阅号、电话短信等渠道第一时间向纳税人、缴费人推送政策,利用在线访谈、视频辅导、动漫微视频等方式为纳税人、缴费人答疑解惑。二是操作执行到位。一方面,由市局通过税务大数据筛选优惠政策所涉企业名单,实现优惠政策辅导落实精准到位。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梳理和筛选,先后编制了涉及支持防护救治、物资供应、公益捐赠和支持复工复产4个方面的税费优惠政策操作实施指引。三是集成联动到位。加强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医疗保障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等部门的协调对接,通过多部门集成联动来确保阶段性减免社保费、延长医保缴费期等政策精准及时落地。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市累计实现减税降费3.8亿元,其中,2020年新出台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0.16亿元;2019年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在2020年继续实施形成的减税降费3.64亿元。 第二,全力做好经济税收分析研判和组织收入工作。面对近期疫情造成的不确定影响,我们高度关注区域内经济税源发展变化形势,聚焦主体行业、传统产业、重点税源以及受疫情影响较严重的行业,抽调骨干力量,组成数据分析小组,全力做好经济税收分析研判工作,在组织税费收入,各项政策支持扶持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地方党委政府献计献策,全力助推企业复工复产、渡过难关。受减税降费政策减收和疫情带来税基减少等因素的影响,今年1—4月份,全市税务系统各项税费收入累计完成65.94亿元,同比下降6.26%。 第三,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为切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减轻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市各级税务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多措并举、尽心尽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一是积极调整税收征管措施,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对受疫情影响的双定户,下降调整定额,月核定经营额超过10万元的统一调整至10万元以下(可以增值税免征优惠);对受疫情影响逾期申报或逾期报送相关资料的纳税人,免予行政处罚,相关记录不纳入纳税信用评价,同时对逾期未申报的纳税人,暂不按现行规定认定非正常户;对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而不能按期申报和缴纳税款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依法为其办理延期申报缴纳税款,截至目前已经受理批准延期缴纳税款3215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促进复工复产。二是进一步简化办税流程,降低企业办税成本。全面发挥电子税务局远程办税的作用,通过税企微信群、手机短信、忻税通APP等多种方式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其他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渠道,让纳税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相关涉税业务。同时,对出口退税企业开展针对性“点对点”非接触式业务辅导,对电子证照信息视同纳税人已提供资料无需再报送纸质资料,在确保服务“零缺位”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疫情传播,助力外贸企业发展。三是充分挖掘相关数据资源,打通企业上下游堵点。通过统筹内外部数据资源,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特别是增值税发票数据覆盖面广、及时性强、颗粒度细的优势,细致梳理产业链、上下游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经营困难的企业牵线搭桥,筛选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一对一”税收优惠政策宣传、辅导,从而有效打通产业链上下游间的“堵点”,帮助企业应对疫情挑战、有序复工复产。 第四,全力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今年以来,全市税务系统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积极落实各项便民办税措施,特别是在“非接触式”办税服务上下了很大功夫,努力营造安全、方便、快捷、高效的办税缴费环境,最大限度地为纳税人提供便利化服务,具体措施包括:一是推广涉税事项“网上办”。根据税务总局公布的185项网上办税缴费事项清单,全面推广网上电子税务局和“忻税通”APP的使用。及时向社会公布了个税申报、社保费缴纳、发票申领等常见税费业务的网上办理方式及操作方法,引导纳税人、缴费人“涉税事、线上办,非必须、不接触”。二是优化涉税咨询“线上办”。一方面优化线上涉税咨询服务,将全市各级税务部门的服务咨询电话和涉税咨询事项进行了公布,通过12366纳税服务热线、税企微信群等渠道线上帮助纳税人、缴费人解决个性化问题和需求;另一方面借助信息化手段整理出高频问题并深度匹配答案,通过微信订阅号、钉钉等线上交流平台全面推送给可能享受政策的纳税人,供其自主查阅、自主答疑。三是推行首问负责“容缺办”。对纳税人、缴费人到办税服务厅办理涉税事宜,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对其提供的相关资料不齐全但不影响实质性审核的,经纳税人、缴费人作出书面补正承诺后,均暂缓提交纸质资料,按正常程序办理。四是开展发票业务“远程办”。正式启用忻州市税邮合作中心,提供发票领用网上申领、邮政速递免费寄送服务,实现了疫情期间发票领用“零跑腿”。截至目前,已经有5454户次纳税人通过税邮合作中心申领免费邮寄配送的发票共15.9万份,极大方便和优化了纳税人的办税体验。 “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并非是税务部门应对疫情的临时举措,而是持续巩固拓展服务质量的长效之举。接下来,全市税务部门将按照总局、省局的统一部署,在目前推出的185项“非接触式”办税缴费事项基础上,努力在今年年底能达到200项左右,实现更多税费业务从实体办税服务厅向网上转移,使广大纳税人和缴费人有更好的获得感。 下一步,税务部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减税费、优服务、助复产、促发展政策措施,及时将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送到广大市场主体和百姓手中,更好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更好服务“六稳”“六保”大局。
今年以来,忻州市公安局党委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平安忻州”建设的一系列部署,坚决贯彻落实严打整治要求,坚持命案必破,强力推动命案积案攻坚,以专班攻坚和大数据抄底为主要措施,取得阶段性战果。现行命案全侦破。今年1至4月份,我市共发生现行命案5起,全部破获。命案积案侦破位居全省第一。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按照公安部、省公安厅部署,狠抓命案积案攻坚工作。市、县两级公安机关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在大数据合成作战专班全方位研判、多手段支撑下,相继破获命案积案12起(其中10年命案1起、19年命案1起、20年以上命案10起),完成省公安厅下达命案积案破案任务数位居全省第一。省公安厅先后3次下发贺电表扬,充分肯定忻州公安专班攻坚做法,并号召全省公安机关学习;市公安局编写的《侦破命案积案工作指引》被省公安厅转发全省借鉴。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忻州市公安局党委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强烈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紧紧盯住未破命案积案不放松,突出专案、专班运作,坚持不懈,攻坚克难,截至目前,成功破获100起命案积案,累计抓获犯罪嫌疑人101名(其中破获5年以下命案积案10起、5至10年命案积案13起、10至20年命案积案52起、20至30年命案积案24起、30年以上命案积案1起)。下一步,忻州市公安机关将结合“三零”单位创建工作,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党委有关工作要求,积极排查社会矛盾纠纷、风险隐患,不断降低命案发案率,并以大数据应用为引领,以新技术、新手段为支撑,全力以赴推进命案积案侦破攻坚战,力争再突破一批命案积案。
山西风向标网(张志)5月15日下午2点30分,山西(忻州)杂粮出口平台有限公司“区块链溯源+”有机旱作示范基地合作加盟仪式新闻发布会在山西忻州市杂粮产业融合园召开。参会人员有忻州市人民政府裴峰副市长,忻州市人民政府土志强副秘书长,忻州市农业农业局岳利文局长,忻州市新闻中心尹新凤主任,忻州市杂粮产业发展中心贺雄主任、徐娟副主任,山西(忻州)杂粮出口平台有限公司骆志强总经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李金宝博士,30余家省、市新闻媒体记者,20余家合作企业。本次加盟仪式主持人由山西(忻州)杂粮出口平台有限公司高文凯董事长担任。 发布会首先由忻州市杂粮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徐娟同志介绍忻州市“中国杂粮之都”产业融合园区建设情况。随后由忻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裴峰同志讲话,最后召开山西(忻州)杂粮出口平台有限公司“区块链溯源+”有机旱作示范基地加盟忻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主持人由忻州市新闻中心尹新凤主任担任。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李金宝博士介绍了山西(忻州)杂粮出口平台有限公司区块链溯源平台技术与建设规划。他表示“区块链溯源+”系统给忻州市杂粮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它可以实现农产品的全程可追溯、生产过程透明化、公开化,让消费者能真正感知认知产品,真正赋予农产品商品化的生命力,让优质产品自己开口说话。提升品牌价值、扩大销售渠道、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创造条件。 山西(忻州)杂粮出口平台有限公司总经理骆志强同志介绍了“区块链溯源+”有机旱作示范基地加盟合作模式。其称山西(忻州)杂粮出口平台有限公司是实施山西省委、省政府 “中粮”发展战略的主体,承担山西(忻州)杂粮出口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同时也是“忻州杂粮”区域公用品牌的运营主体,目标是推动山西杂粮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山西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区块链溯源基地建设是从杂粮产业链的源头进行追溯,是建立种植档案和杂粮大数据的重要基础。 山西(忻州)杂粮出口平台有限公司与合作企业进行签约1、山西莲芯硒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2、保德县大河山梁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3、山西康宇田源农业股份有限公司4、忻府区红薯种植公司5、忻府区谷子种植公司6、静乐县衡大涌金物流园区有限公司7、大严备乡仁鑫种植合作社8、神池县沃青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忻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裴峰代表忻州市委、市政府对山西(忻州)杂粮出口平台有限公司与合作企业顺利签约表示祝贺,对该公司为忻州杂粮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他指出,忻州市是国家命名的“中国杂粮之都,杂粮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2019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做出了调整我省经济结构,建设“南果中粮北肉”出口平台的战略部署,制定出台《山西(忻州)杂粮出口平台建设规划》,为忻州杂粮产业发展注入了全新动力。作为山西(忻州)杂粮出口平台的建设运营主体,山西(忻州)杂粮出口平台有限公司在忻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农业农村局、市杂粮产业发展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勇于担当作为、主动谋事干事,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忻州市杂粮产业现状因地制宜,制定了推动忻州杂粮全产业链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十项操作性极强的具体措施,划定时间表、绘出路线图,两月时间开工过半,成效显著。裴副市长强调,山西(忻州)杂粮出口平台有限公司本次“区块链溯源+”有机旱作示范基地加盟仪式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山西(忻州)杂粮出口平台实体工程建设、“忻州杂粮“区域公共品牌运营迈出了实质性的关键一步,对于实现忻州杂粮产业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签约各方要认真履行协议。支持山西(忻州)杂粮出口平台有限公司做优、做大、做强,实现互利共赢;山西(忻州)杂粮出口平台有限公司要保持冲劲干劲,继续推进山西(忻州)杂粮出口平台建设,全力推动忻州杂粮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忻州市农业农村局、市杂粮产业发展中心要站在全局战略高度,继续关心支持山西(忻州)杂粮出口平台建设发展,形成忻州杂粮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强大合力。
山西风向标网(张志)忻州古城原平秀活动新闻发布会5月16日上午在忻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此次发布会由忻州市新闻中心尹新凤主任担任主持人,参会的发布人有马志强(原平市委副书记、原平市人民政府市长)、 韩海燕(原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郑世华(山西新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宁 毅(原平市兴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忻州市新闻中心主任原平市委副书记、原平市人民政府市长原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山西新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原平市兴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 首先原平市市长马志强将“原应有‘品’·忻州古城原平秀”系列活动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了简要介绍。 作为忻州市唯一的县级市,原平是山西省首批转型综改和扩权强县“双试点”、省直管财政县,拥有“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国字号名片。原平是文化名城,有“三里九乡”(慧远故里、三班故里、晋贤故里;净土宗文化之乡、将军之乡、书画之乡、中国炕围画之乡、中国诗歌之乡、中华散曲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乡、中国梨乡、中国湿地温泉之乡)的美誉。原平是交通枢纽,大西高铁穿境而过,铁路公路纵横交错,距离五台山机场约30分钟车程,集立体交通为一体。原平是工业重镇,煤电铝焦、现代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四能三气”(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氢能;煤层气、生物质制气、煤矸石制气)的开发利用,开创出能源革命的崭新局面。 近年来,原平市抢抓历史机遇,讲好原平故事,用好原平人才,推进新时代“搭台唱戏”再出发,各项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及忻州市委发展战略,推进原平高质量转型发展,我市决定在5月份的每个周六或周日,举行“忻州古城原平秀”系列展示周活动。活动在古城及古城原平小院举办,由中共原平市委、原平市人民政府主办,由山西秀容古城袁家村策划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协办,旨在给大家呈现不一样的原平。同时借忻州古城这个平台,把古城原平小院打造成原平对外开放的窗口、招商引资的洼地、转型升级的平台。记者提问 会上记者在对于外来落地企业的招商引资上,原平创优营商环境方面的举措进行提问。原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韩海燕表示原平市近年来在营商环境下了很大功夫,打造了精准、规范、廉洁、高效的政策兑现模式;在服务体系方面,打造了“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个系统管监管”、“一个平台管交易”、“一条热线管便民”四个一平台等系列改革,‘一话通办’,‘一网通办’,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与此同时,原平市积极融入太原都市圈,忻定原发展同城化,以“买全球、卖全国”的梨乡新晋商精神,高位推动长三角珠三角招商引资推介,“搭台唱戏”再出发,“跳出原平看原平,立足原平看全国”,构建起了符合新发展理念的特色产业集群及“四园区、一基地、一集群”的新经济格局。从省委到忻州市委都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工作的主战场,原平通过“项目为王”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崛起、高标准保护、高品质生活。从全市来看,项目建设虽是多年来的弱项和短板,但也是最具潜力的希望和空间。项目兴则经济活、项目兴则财政强、项目兴则文化昌、项目兴则社会稳、项目兴则百姓富。项目建设理所应当成为我们今年必须打出成效、打出精彩、打出威风的关键战役。我们也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将原平转型综改进行到底,进一步发挥原平的资源优势、能源优势,嫁接高新技术,引入一流科研团队,实现更高层次的转型发展。
5月12日上午,全省国省道忻州境内路面改造工程PPP项目开工仪式在忻府区合索乡作头村举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新年出席开工仪式并宣布项目开工。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有关负责人共计100余人参加。据了解,山西省国省道忻州境内路面改造工程总改造里程297公里,施工路段分布在省道万瓦线、忻五线、忻峪线、平偏线等国省干线公路,涉及忻府、原平、静乐、保德、偏关等9个县(市、区)。主要工程有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排水工程、桥涵工程、平面交叉工程、交安设施等。道路等级含二级、三级、四级,以二级为主,行车速度30-60公里/小时,是山西省政府2020年实施的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国省道路面忻州境内改造工程PPP项目的实施,对提高干线路网服务保障能力、推动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要起到积极作用,也对促进沿线产业聚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晋公网安备 140924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