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实录
  • 初心长留天地间——献给百年来奉献牺牲的中国共产党人

      清明至,祭英魂。  那一串串永不褪色的名字,璀璨了历史的星空,标定了精神的坐标。  他们舍生取义,涤净旧日腥脏;  他们艰难求索,引燃真理之火;  他们扎根奉献,点亮温暖人间;  ……  历史不会忘记,从1840到1949,中华民族百年沉沦。  历史更加瞩目,从1949到本世纪中叶,中华民族百年复兴。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百年来,信仰在奋斗中淬火,一代代革命先烈秉承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赴汤蹈火、矢志不移,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凝聚起亿万人民共创未来的磅礴力量。  追寻初心  清明前夕,巍巍武陵山,料峭山风浸染着早春的轻寒。  1日一大早,冒着扑面细雨,贵州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寨镇大坪村的村民们自发前往公墓,将亲酿的蜂蜜、精选的花枝摆放在一座黑色墓碑前,深切缅怀他们的文书记——大坪村驻村第一书记文伟红。  一年多前,在向深度贫困发起的最后冲锋中,这位连续七年始终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共产党员,把整颗心、整个身都留在了这里,化为一座精神的丰碑。  还是这片红色的热土。  86年前,刚刚经历了一次命运大转折的中国工农红军,在四渡赤水、遵义战役等一场场铁血鏖战中,奋勇拼搏、义无反顾,英烈的鲜血染红了黔山贵水。  时空变幻,英魂不灭。  回望百年,当最早的一批播火者高擎起第一面鲜红党旗时,集结于这面庄严旗帜下的革命先驱,便始终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救国、兴国、强国的征程中舍生忘死、前赴后继,将功勋镌刻在祖国的大地上。  致敬英烈!  九原板荡的岁月里,他们坚贞不屈,以铮铮铁骨守初心、以血肉之躯担使命——  “你是郭亮吗?”  “我承认是总工会的委员长郭亮,你们就可以杀了,不必多问!”  “说说共产党的地下组织情况。”  “开眼尽是共产党人,闭眼没有一个。”  “你不说,我会严刑拷问的!”  “家常便饭。”  “我要砍你的头!”  “告老还乡。”——  这是1928年3月,年仅27岁的共产党员郭亮被捕后,在敌人“法庭”上的全部“供词”。  穷凶极恶的国民党反动派因担心郭亮在群众中的巨大影响,不及再审,便将其秘密杀害,并将头颅挂起来示众。  鲁迅得知此事后,愤然挥笔写道:“革命被头挂退的事是很少的。”  李大钊、蔡和森、杨靖宇、赵一曼、刘胡兰、邓中夏……无数革命先烈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勇往直前以赴之,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  苍山巍巍,江水泱泱。  英雄们在绝境中的不屈抗争,撑起了一个民族的苦难辉煌。  致敬英烈!  筚路蓝缕的建设时期和春潮澎湃的改革时代中,他们鞠躬尽瘁,以赤子情怀守初心,以忘我精神担使命——  2日清晨,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的西藏阿里地区,“守墓人”扎西加措早早来到狮泉河烈士陵园,像往常一样,查墓穴、扫墓道、清杂草。  在这座海拔4400多米的烈士陵园里,97座墓地分别属于63名进藏先遣连烈士和34名在建设阿里过程中牺牲的烈士,其中就包括孔繁森。  “远征西涯整十年,苦乐桑梓在高原。只为万家能团圆,九天云外有青山。”这首孔繁森留下的诗篇,生动概括了他在高原的工作状态:在藏十年,由援藏到调藏,他为当地的发展呕心沥血,倾尽所有。  雷锋、谷文昌、杨善洲、罗阳、黄大年……无数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英烈志士,将滚烫炽热的赤子之心投入祖国建设事业中。  心有大我,行止如山一般巍峨;赤诚报国,心胸如海一般辽阔。  从实现民族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从掀起改革热潮,到决胜全面小康,身处急难险重最前沿的,正是一代代共产党人逆行而上、向死而生的伟岸身躯。  从公开战线,到隐蔽战线,从看得见硝烟的战场,到看不见硝烟的战场,充盈于天地之间的,正是一群群“特殊材料”制成的共产党人“青春换得江山壮,碧血染将天地红”的浩然正气。  全民族抗战的同仇敌忾,渡江战役的横扫千军,抗美援朝的英勇无畏,抗洪抢险的勇往直前,抗疫斗争的逆行出征,脱贫攻坚的尽锐出战……历经百年风雨,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处处都是可歌可泣的英雄礼赞,处处都是凯歌前行的豪迈宣示。  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约有2000万。他们大多数是共产党员,大多数无名无姓。有名有姓的烈士只有196万。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1949年9月30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礼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毛泽东宣读了他亲自起草的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p style="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padding: 0p

  •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叫“共产党”?

    蔡和森最早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名称和“建立共产党”的主张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名称。中国古语也有“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的说法。那么“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是如何得来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这就不能不提到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创始人之一蔡和森。1920年8月和9月,正在留法勤工俭学的他,在给毛泽东写的两封信中,最早提出“中国共产党”这一名称,并主张“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在此前后,陈独秀在上海,李大钊、张申府在北京也通过信函讨论了党的名称问题,决定采用“共产党”作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名称。  蔡和森不仅最早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名称和“建立共产党”的主张,他还对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等提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主张。  他认为:一、这个党必须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二、这个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三、这个党必须采取彻底革命的方法,反对改良主义;四、这个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五、这个党必须有铁的纪律……  在当时那样的艰苦环境下,面对诸多不确定性和复杂局面,依旧能够明确清晰地提出这些主张,无疑是殊为不易和难能可贵的。  毛泽东给蔡和森的复信中就称赞其见地极当,自己没有一个字不赞成。而蔡和森本人也一直在此后的革命工作中践行着这些思想,直到其被叛徒出卖英勇就义也不曾有过丝毫动摇和改变。  通过这段“得名史”也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国家历史使命与共产主义的世界历史远大使命有机统一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百年岁月流逝,蔡和森等革命先辈当年的主张,深深影响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成为他们共同追求的理想与信念。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被叫了百年的名字已不仅仅是一个称谓,更记录着早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反映着诸多伟大精神和优良传统,承载着一段段不容忘却的历史。回顾她因何而得名,就是在重温她最初的目标与理想,就是在牢记她不变的宗旨与使命,进而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作者:王凯

  • 八路军驻晋办事处——这里是枢纽前哨 是胜利的支点

    邓小平、周恩来、彭雪枫在太原合影。八路军驻晋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大门。[红色记忆]  在太原市杏花岭区坝陵街高楼大厦的拱围中,一处青砖灰瓦的四合院独特而醒目。院内一棵桑树虽历百年,却生命力旺盛,一似当年躬身入局、挺膺负责的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这所院落便是八路军驻晋办事处旧址纪念馆。  如今,庭院深深,4个展室中陈列着的图文与实物,静静地讲述着那段峥嵘岁月。  走进第一展室,扑入眼帘的是“胜利的支点”五个大字。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以灵活多样的斗争艺术,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八路军开赴山西、实现国共合作抗战、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不断蚕食中国,国民党政府步步退让。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山西是红军抗日的必经之地,毛泽东明确提出“经营山西”的方略,推动建立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6年5月25日,毛泽东致信阎锡山,信中指出:“敝军抗日被阻,然此志如昨,千回百折,非达目的不止,亦料先生等终有觉悟的一日。”此后,毛泽东不断致信阎锡山及其部下,倡议“密切合作,共挽危局”。  再三权衡之后,阎锡山召集高干等商议表决,结果以31票赞成、7票反对,通过了联合红军抗日的决议。  随即,彭雪枫同志以中共中央及红军代表的身份来到太原,建立起秘密联络站。联络站在太原市上肖墙北二府巷3号开设了“春和申”商店,并团结“福顺兴”商店掌柜等人,在平渡关等处也建立了商号。由此,陕北的食盐、石油运往山西,山西的布匹、面粉和小米运往陕北,这对缓解陕北根据地物资缺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37年7月,毛泽东再次致信阎锡山,言叙抗战事宜,阎锡山回信表示将积极抗战,并向彭雪枫表示“你可以用红军和中共中央代表名义公开活动了”。  当年8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同月,毛泽东同志致电彭雪枫,指示其在太原开设公开的办事处,并任命彭雪枫为主任。  8月30日,“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晋办事处”挂牌成立,其前身是1936年11月在太原建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秘密联络站。这是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在华北地区设立的唯一公开办事机构,是党在山西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地,是党领导运筹华北救亡、实现全民族抗战的中心,是沟通晋陕交通、保障八路军军需物资的枢纽,是接待进步人士、输送革命青年的前哨。  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在宣传中共抗日主张、发展统一战线、推动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营救被俘同志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八路军驻晋办事处旧址纪念馆业务部负责人荆宇阳向记者娓娓道来——  1937年4月,办事处与中共中央北方局共同营救关押在太原陆军监狱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王若飞出狱;  1937年8月至9月间,彭雪枫介绍邓拓、郭小川、徐肖冰、沙飞等进步青年参加八路军奔赴前线;  1937年9月5日,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抵达太原,先后达成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建立抗日根据地等协议;  1937年9月21日,朱德、任弼时、邓小平、左权率八路军总部到达太原。国共军队集结太原周边,发起保卫山西、保卫太原的太原会战,太原由此成为华北抗战的主战场。  平型关战役的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社会各界人士来到办事处慰问。  纪念馆工作人员指着展板上的图片说:“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热血沸腾的岁月。请看这边,全国妇女慰问团来了;丁玲、吴奚如率领40人的西北战地服务团也来了,他们用快板、大鼓等形式发动群众、宣传抗日;美国着名记者史沫特莱也来到太原,展开战地采访……”  “11月5日,日军攻打到太原城周,国民党军政人员陆续撤离,可周恩来、彭雪枫等同志仍然坚持工作,积极布置抗战事宜。”荆宇阳说,“记者范长江在战地一线采访未归,一直到晚上8时45分才回来。一进门,他就说拍到许多照片,都是日军侵华的罪证。9时,周恩来等同志才开始撤离。”  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在太原三易其址。早在1936年10月,中共中央就正式派彭雪枫作为全权代表入晋,后来在太原首义门街基督教青年联谊会后院建立了秘密联络站;1937年3月,为方便使用电台,彭雪枫化名在太原新满城街租了一套四合院,对外称“彭公馆”;1937年8月下旬,随着联络站工作日益繁重,北方局人员不断增多,联络站迁至坝陵南街。  1937年11月8日太原失陷,驻晋办事处遂迁往临汾西郊刘村镇。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驻晋办事处于1938年2月下旬奉命撤销。连同红军秘密联络站,办事处历时1年零4个月。[感悟初心]手过千金  一尘不染八路军驻晋办事处旧址纪念馆业务部 荆宇阳  彭雪枫同志“手过千金、一尘不染”的故事让人感动。  彭雪枫在担任“八办”主任期间,不仅掌管着办事处和北方联络局的经费,同时还肩负着给延安八路军总部采购粮食、布匹等急需物资的任务,来往过手的款额很大。他常对办事处的同志说,红军指战员的生活非常艰苦,要时时想着他们,廉洁奉公,艰苦朴素光荣,贪图享受可耻。我们共产党人要为千百万人民谋幸福,而不是计较个人的享受。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一生从不依仗自己的地位搞特殊化、占公家的便宜,过着十分节俭的生活。他在办事处用的一床被子,屡经风吹雨打,已经破旧不堪,但补了又补,直到牺牲前,用的还是那床被子。  当结束在办事处的工作时,他连5分钱的公款都交了账,真正做到了两袖清风,保持了一个共产党人的本色。毛泽东、朱德对他的一生作出了高度评价:“中华民族英雄,共产党人好榜样。”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事迹彰显了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众多来到办事处旧址纪念馆的参观者表示,要以崇仰之情、敬畏之心,认真学习党史和新中国史,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记者手记]  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及其前身红军秘密联络站,受命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战争转变之时,工作时间虽然不长,但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直接指挥和彭雪枫的具体领导下,为八路军顺利东渡黄河开赴山西抗日前线,配合友军作战以及宣传中共抗日主张,培养输送抗日军政干部,发展山西抗日武装力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19年,太原市将八路军驻晋办事处旧址的保护修缮及展示利用工程确定为重点工程,由太原市文物局牵头实施完成修缮,调拨文物425件,并于当年9月25日免费向市民开放。开馆以来至2020年年底,接待观众已突破10万人次。  八路军驻晋办事处旧址纪念馆承担着革命事迹宣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等任务与功能,已成为良好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并开展了党性教育活动、青少年教育活动、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等上百次。  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我们要深刻认识我们党由弱到强,我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探索和历史必然,深刻认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把红色基因世世代代传下去。作者:范珉菲

  文字实录

网站备案号:晋ICP备18007061号-1  版权所有:忻州时代风向标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晋公网安备 14092402000008号

晋ICP备18007061号-1  版权所有:忻州时代风向标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晋公网安备 140924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