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2020年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春季学期开学工作,经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现将开学有关安排公告如下: 一、初中、高中(含中职)非毕业年级按照5月11日做开学准备。 二、小学高段(4—6年级)在初中、高中全部开学平稳运行一周后,按照5月18日做开学准备。 三、普通高校(含高职高专院校)非毕业年级和成人高校所有年级按照5月18日做开学准备;各学校按照分期、分批、分省域错时错峰开学的原则,“一校一策”确定具体返校时间。 四、小学低段(1—3年级)、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由各市根据本地区疫情防控形势和幼儿园、学校防控条件确定开学时间,但不得早于5月25日。 五、除高考补习班外,其余校外培训机构在中小学全部开学前,不得开展线下培训。在中小学全部开学后,由各市确定校外培训机构线下活动开展时间。 六、各地党委政府、主管部门、学校和家长要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周密闭环做好疫情防控和开学准备各项工作,确保复学工作平稳顺利。 特此公告。 山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2020年4月26日
5天小长假”在即,多地文旅厅呼吁“鼓励开展省内、市内旅游,尽量不跨省、跨境旅游”。小编整理出一份各地部分景区的优惠政策,这个“五一”小长假,家门口的美景赏起来! 你五一计划出门吗?
4月30日上午,由市人社局劳动保障监察综合行政执法队牵头,会同忻府区劳动监察保障综合行政执法队和经济开发区综合行政执法队,先后在学辰大院项目部、书香花庭项目部、荣盛项目部现场张贴标语、悬挂横幅,队员们为农民工发放宣传册,并现场解答问题。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国务院颁布公布于2019年12月30日,并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专门性法规,是近年来治理欠薪工作成功经验的制度化提升,是依法治欠的重要体现和制度保证。它的施行将开启依法治欠新阶段。 本次宣传周以“学习《条例》、遵守《条例》、维护《条例》、运用《条例》”为活动主题,将重点宣传《条例》的立法宗旨、适用范围、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权利义务、工作要求;政府属地责任、部门联动责任、行业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根治欠薪各项制度;工资清偿主体、权利救济途径、欠薪法律责任等。 按照市人社局印发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学习宣传方案》安排,各地、各成员单位要结合各自工作职责,组织专门力量进工地、进企业、进园区开展宣传,确保宣传全覆盖、无遗漏,为《条例》实施奠定坚实基础。在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全面排查行政区域内在建工程项目劳动用工管理、工资支付和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相关制度情况,广泛宣传《条例》,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促进我市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山西省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Ⅲ级/较重]】山西省气象台2020年5月1日10时40分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警区域:太原、晋中、吕梁等地的局部地区和临汾、运城等地的部分地区。受高压脊控制,预计未来连续三天预警区域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局部地区达37℃以上。请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防范准备。防御指南: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工作;2.午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3.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4.高温条件下作业和白天需要长时间进行户外露天作业的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5月2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例,其中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在上海),1例为本土病例(在山西);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8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882人,重症病例减少3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451例(含重症病例6例),现有疑似病例9例。累计确诊病例167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221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5月2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531例(其中重症病例3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7713例,累计死亡病例4633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2877例,现有疑似病例10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734281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7539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2例(境外输入2例);无当日转为确诊病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33例(境外输入16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968例(境外输入98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1516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039例(出院864例,死亡4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5例(出院38例),台湾地区432例(出院324例,死亡6例)。 山西:本地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系湖北输入 5月2日0-24时,山西省本地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湖北输入),目前在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省级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34例,治愈出院133例,现有在院隔离治疗病例1例。现有疑似病例0例。 5月2日0-24时,山西省无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累计报告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64例,治愈出院43例,现有在院隔离治疗病例21例。现有疑似病例0例。 5月2日0-24时,山西省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现有无症状感染者3例(境外输入3例)。 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5064人(含境外输入病例密切接触者),当日解除医学观察2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3人。 新增1例确诊病例生活就诊轨迹如下: 男,1958年10月生,现住址为太原市杏花岭区坝陵桥街道教场巷30号。 2020年4月13日9时06分乘坐武昌-太原K238次列车(3车厢21号下铺)。 2020年4月14日6时45分到达太原火车站,随后乘坐出租车回到现住址家中(健康码为绿码),当日纳入社区管理。 2020年4月21日16时30分在小区院内惠民菜店采购食材,停留约5分钟。 2020年4月28日16时左右再次前往惠民菜店采购食材。 2020年4月29日9时50分从小东门街新开南巷口站乘坐3路公交车,到新晋祠路理工大宿舍站下车,前往郡宇集团公司。13时30分从新晋祠路理工大宿舍站乘804路公交车,在并州饭店站下车,随后转乘3路公交车,在小东门街新开南巷口站下车,回到家中。 2020年4月30日9时40分前往坝陵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阳性。 2020年5月1日9时坝陵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其进行复查,核酸检测结果仍为阳性。23时由120救护车转送至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 2020年5月2日0时50分经专家组会诊,诊断为确诊病例。 其密切接触者首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正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上海:无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1例境外输入病例 上海市卫健委3日通报:5月2日0—24时,通过口岸联防联控机制,报告1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病例为中国籍,在美国留学,4月28日自美国出发,经德国转机后于4月29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隔离观察,期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该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已追踪同航班的密切接触者48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观察。 5月2日0—24时,无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治愈出院1例。 截至5月2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314例,治愈出院281例,在院治疗33例(其中2例危重)。现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7例。 截至5月2日24时,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339例,治愈出院332例,死亡7例。现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0例。 截至5月2日24时,尚在医学观察中的无症状感染者0例。
古交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网传古交出现一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为不实信息的情况说明 近日,网传“西曲矿早调会卫计科通报,古交4月8日从武汉回来一名无症状感染者,乘坐大巴,同车18人已在摸查。此人回古交后有外出和聚餐活动.....”等有关古交出现一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消息,经古交市卫体部门核实,网传消息不实,是谣言。 按照有关规定,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每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卫健委官方网站公布,需要了解我市疫情的公众可关注山西省、太原市卫健委官方网站的每日疫情通报,望广大群众不信谣、不传谣。 古交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2020年4月29日
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才源中学初三学生小李返校复课后,在体育课上跑步时发生猝死。“现在这个事情已经处理,说什么都没有用了。”5月3日晚小李的父亲李建(化名)告诉记者。复学戴口罩跑步发生猝死 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才源中学初三学生复课之后,小李回到了阔别多月的学校。然而在一节体育课上,小李却发生了意外。 李建介绍,“事发后,我看了学校的监控视频,我儿子上体育课,前后也就两三分钟,他戴着口罩绕着操场跑着跑着,身子向后仰,就倒了下去,头部着地,又反弹起来,体育老师和同学又是拉又是抬。” “他当时在学校跑步佩戴的不是N95,就是普通口罩。”李建告诉健康时报记者,佩戴口罩是因为疫情期间学校的规定。 “医院给我们出具的死亡证明上就写的是猝死,但具体什么诱因需要做尸检,我们家属不同意,我就想给孩子留个全尸。”李建说,“我到现在也没有琢磨清楚我孩子猝死的原因,只是怀疑是戴口罩跑步引起的,当天是个大晴天,正好是下午刚上课不久,温度有个20℃吧,戴着口罩跑,哪能舒服啊?” 针对李建反映的情况,健康时报记者于5月4日致电周口市郸城县才源中学,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事情已经很清楚了,死亡原因是猝死,我们已经按规定上报,当时他上体育课跑步的时候自己摔倒的,谁也没办法,好多同学都看到了。”随后,该工作人员便挂断电话。 专家:复学后运动应循序渐进 “运动可能是造成小李发生猝死的一个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可能他有一些潜在的心脏方面的疾病没有查出来,这种情况下一旦运动量大了就会发生这种风险,运动后发生猝死的风险肯定比不运动大。”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许之民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戴口罩跑步,确实会影响氧气的吸入,对氧气的供应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不至于导致孩子发生猝死。”许之民说。 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郑瑞强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运动的时候,人体的耗氧增加,需要吸入非常多的氧气,戴口罩后氧气的吸入不及时,会造成严重的缺氧,这一行为不仅会对人体的肺部造成损伤,还会对人体的全身造成损伤。” 针对复学后学生如何科学的进行体育课的学习,许之民建议,是否有必要佩戴口罩,要根据每个地方的疫情情况做科学的判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不需要戴N95口罩,普通的外科口罩即可。 此外,为了避免潜在心脏病患者发生意外,运动量的强度应该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不强调成绩,重在参与。 体育老师也应该及时观察学生的脸色和身体状况,有什么问题,应该及时停止运动,送医检查。”
按照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在毕业年级开学复课的基础上,其他年级学生按照5月18日起做返校复学准备,成人高校按照5月18日起做开学准备。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各高校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落实省委“十个到位”措施,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要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具体分工,层层压实责任,做到周密闭环,万无一失。防控措施不到位、师生安全得不到保障不得全面复学。非学历高等教育培训机构复课条件按照属地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相关要求执行。各高校要全面摸排所有返校人员的出行情况,建立工作台账;要精准掌握本人及其共同居住人员近14天内的身体健康状况,以此确定返校人员名单;全省高校按照分期分批、分省域错时错峰返校复学的原则,以5月18日为起点,“一校一策”,自主确定其他年级学生返校批次和具体时间。驻太原市和晋中高校新校区高校的返校复学时间,由省教育厅适当统筹调整。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各高校要提前通知开学返校有关要求和具体安排,提醒督促师生返校途中做好个人防护;提前向师生告知因疫情防控、封闭管理等需配置的学习和生活用品;要及时跟进掌握师生返校行程中的健康状况和行动轨迹;学生入校时按要求做好体温检测、信息登记等工作;各高校要坚持分类施策,全力做好重点人群的返校健康管理工作。学生返校后,各高校继续实行校园封闭式管理。学校要组织好各项校内活动,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开展“点对点”校外活动,规划好出行路线和出行方式,做好防护措施。各高校要做好学生返校后线上线下教学的衔接;图书馆和实验室等公共场所实行人员限流;要从严控制、审核各类涉及学生聚集性的活动,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对暂时不能按时返校学生,要采取针对性举措进行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进度和质量。各高校要积极上好“全面复学第一课”,要把疫情危机变为教育契机,开设有关疫情防控的教学专题,精心准备讲好返校复学后的第一堂思政课。要加强学生返校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管理,为师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和热线指导平台,做好师生心理疏导工作。同时,严格管理师生饮食住宿,并做到科学防控,早发现早处置。按照规定,县级政府履行驻地高校全面复学验收的主体责任,各县级政府根据防控形势和条件标准,组织当地教育、卫健、疾控、市场监管等部门逐校验收、逐人精准核查通过后,方可全面复学。要将属地非学历高等教育培训机构纳入管理范围,统一检查、统一验收。
晋公网安备 140924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