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神池县围绕“选、育、管、用”精准发力,引导到村工作大学生在基层一线干事创业,充分发挥青年干部人才作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建设者和生力军,到村工作大学生努力当好基层治理网格员、党建工作承办员、理论政策宣传员、村务民生办事员、财务管理报账员和集体经济助推员,在基层的沃土上谱写无愧于青春的绚丽篇章。基层治理“小能手”
激活村级治理“神经末梢”
村口刘大妈点开微信,按下语音键:“雨水把树枝都冲到路中间了,需要清理。”没一会儿,村委会主任便带着清扫人员开始清理树枝。如此高效的办事效率得益于数字化综合智治平台。去年,为照顾“信息弱势群体”,数字乡村综合智治平台应运而生,微信小程序上线了网上申请等功能,实现办事流程全程留痕可查与闭环处理。在平台试运行期间,东湖乡石窝村到村工作大学生冯海娇积极参与信息录入和推广工作,协助村支书细化原有网格,将村民基本信息数字化,为村民通过小程序上报问题和诉求奠定基础。她还将小程序操作步骤制成手册发放到每户,并通过成功案例示范,确保全村84户全覆盖,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党建业务“小红人”,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农村是基层党建的前沿阵地,只有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李志华自担任龙泉镇太平庄村到村工作大学生以来,试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健全党员档案管理办法,规范流动党员管理,实现党员管理精细化。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先锋岗和责任区,明确党员干部职责,强化履职意识。他还与全镇到村工作大学生村官共同创办《龙泉·村官月刊》,总结优秀经验、创新工作方法,全面提升大学生村官综合素质,绘就乡村治理新图景。
理论宣讲“小喇叭”
推动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基层干部是连接政策与群众的纽带。东湖乡小寨村到村工作大学生李元常走访帮扶户,及时宣讲惠民政策:“阿姨,在外务工满三个月可申请交通补贴,请尽快办理。”“叔叔,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能报销住院费用,缴费当年还有政府补贴。”一次次耐心讲解拉近了她与村民的距离,赢得广泛好评。此外,她通过抖音账号“三山那旮沓”拍摄短视频,宣传家乡美景和惠民政策,目前粉丝近3000,播放量达40万。
为民办事“小跑腿”
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只要用心办一件小事,群众就会把你放在心上。”贺职乡小村到村工作大学生王晨光这样总结与村民相处的秘诀。今年雨季,他挨家挨户排查住房安全隐患,登记漏雨、裂缝等问题并及时上报解决。他还建立村级快递代取台账,农忙时节每周两次代取快递,让村民倍感便利。
村级财务“小管家”
守好集体“三资”账
义井镇山口村报账员谷泳霞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严格审核村级财务。她每月认真整理票据,确保“四议两公开”程序完整,保障村民知情权、监督权。报账需经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理财组长和报账员签字,并加盖公章及监督委员会印章。她细致核算内部往来账目,确保账实相符,守护集体财产。
产业发展“小助理”
助力集体经济“强筋壮骨”
八角镇圪坨庄村到村工作大学生李昱萱依托神池月饼产业优势,带领村民种植可食用玫瑰,开发“玫瑰鲜花液”“玫瑰饼”“玫瑰花茶”等特色产品。她积极对接加工企业,拓展销售渠道,并利用展销会推广品牌。2024年,村内玫瑰基地扩至100亩,与神池饼业公司合作后,预计每亩为村集体创收5000-1万元,为当地农业规模化种植树立示范。
作者:张贵林、秦文杰、白娟、刘臻
▌“山西风向标站”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互联网是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尊重原创,崇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