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五寨县以精品示范村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创新,打造出2个精品示范村和14个提档升级村,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经验。如今,这些村庄不仅环境焕然一新、产业蓬勃发展,乡风也更加文明和谐,成为全县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
环境提升,从“脏乱差”到“洁净美”。走进五寨县的精品示范村,硬化道路干净整洁,分类垃圾桶摆放有序,新建的卫生厕所既美观又实用。村民李大爷说:“以前村里垃圾乱堆,现在家家户户自觉分类,环境好了,住着也舒心。”
这一变化得益于五寨县实施的“三大提升行动”。一是厕所革命。新建农村卫生厕所600个,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显著提高,三类重点区域公厕实现全覆盖。二是垃圾治理。推广“片区+县域+村镇”三级处理模式,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100%。三是污水处理。扩建后的五寨县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提升至2.4万吨,处理后的中水可用于农田灌溉,实现循环利用。
产业兴旺,特色农业带动村民增收。精品示范村建成后,不仅环境变美了,产业也更具活力。五寨县依托“特”“优”农业,推动甜糯玉米、黄芪、燕麦等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
在砚城镇甜糯玉米产业园,生产线正将玉米加工成真空包装食品,年产值超2亿元。“我们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175户脱贫户增收。”企业负责人介绍说。目前,五寨甜糯玉米产业园已获批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产品远销省外市场。
中药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万亩黄芪种植基地通过托管服务,让2712户农户实现稳定增收。随着“五寨黄芪”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当地正谋划建设精深加工厂,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
乡风文明,移风易俗树新风。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五寨县在精品示范村建设中,注重培育文明乡风,推动乡村治理创新。
村规民约“约”出新风尚——各村修订村规民约,明确红白事操办标准,红白理事会累计劝导简办婚丧事宜23场,节省开支超50万元。文明实践“润”出好风气——依托11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抵制高价彩礼”等主题活动200余场,惠及群众4000余人。网格治理“管”出和谐村——全县划分163个普通网格、662个微网格,1043名网格员化身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今年已化解纠纷47起,信访问题化解率达100%。
五寨县计划今年再打造2个精品示范村,重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马铃薯产业集群发展等项目,持续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让更多村庄实现从“环境美”到“发展美”的跨越。
“我们将以精品示范村为引领,带动全县乡村振兴提质增效,让农村更宜居、农业更高效、农民更富裕。”五寨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如今,一幅产业兴、生态美、乡风好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五寨大地徐徐展开。
作者:刘鑫林
来源:忻州日报
2024年,五寨县以精品示范村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创新,打造出2个精品示范村和14个提档升级村,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经验。如今,这些村庄不仅环境焕然一新、产业蓬勃发展,乡风也更加文明和谐,成为全县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
环境提升,从“脏乱差”到“洁净美”。走进五寨县的精品示范村,硬化道路干净整洁,分类垃圾桶摆放有序,新建的卫生厕所既美观又实用。村民李大爷说:“以前村里垃圾乱堆,现在家家户户自觉分类,环境好了,住着也舒心。”
这一变化得益于五寨县实施的“三大提升行动”。一是厕所革命。新建农村卫生厕所600个,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显著提高,三类重点区域公厕实现全覆盖。二是垃圾治理。推广“片区+县域+村镇”三级处理模式,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100%。三是污水处理。扩建后的五寨县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提升至2.4万吨,处理后的中水可用于农田灌溉,实现循环利用。
产业兴旺,特色农业带动村民增收。精品示范村建成后,不仅环境变美了,产业也更具活力。五寨县依托“特”“优”农业,推动甜糯玉米、黄芪、燕麦等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
在砚城镇甜糯玉米产业园,生产线正将玉米加工成真空包装食品,年产值超2亿元。“我们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175户脱贫户增收。”企业负责人介绍说。目前,五寨甜糯玉米产业园已获批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产品远销省外市场。
中药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万亩黄芪种植基地通过托管服务,让2712户农户实现稳定增收。随着“五寨黄芪”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当地正谋划建设精深加工厂,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
乡风文明,移风易俗树新风。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五寨县在精品示范村建设中,注重培育文明乡风,推动乡村治理创新。
村规民约“约”出新风尚——各村修订村规民约,明确红白事操办标准,红白理事会累计劝导简办婚丧事宜23场,节省开支超50万元。文明实践“润”出好风气——依托11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抵制高价彩礼”等主题活动200余场,惠及群众4000余人。网格治理“管”出和谐村——全县划分163个普通网格、662个微网格,1043名网格员化身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今年已化解纠纷47起,信访问题化解率达100%。
五寨县计划今年再打造2个精品示范村,重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马铃薯产业集群发展等项目,持续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让更多村庄实现从“环境美”到“发展美”的跨越。
“我们将以精品示范村为引领,带动全县乡村振兴提质增效,让农村更宜居、农业更高效、农民更富裕。”五寨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如今,一幅产业兴、生态美、乡风好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五寨大地徐徐展开。
作者:刘鑫林
来源:忻州日报
晋公网安备 140924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