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走进宁武县涔山乡大石洞村,古树掩映下的青石板路蜿蜒向前,白墙黛瓦的民宿错落有致,游客们或漫步于林间步道,或在农家乐品尝山珍野味。这一幕幕场景,正是宁武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倾力打造精品示范村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宁武县坚持规划引领、分类施策、产业赋能,确定了从2024年到2026年每年推动建设2个以上精品示范村、20个左右提档升级村的目标,同时修订完善《宁武县“十四五”农业规划》《宁武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等多项政策,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在宁化村,错落有致的房舍、平整干净的乡间道路与古色古香的宁化古城相映成趣。作为全县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宁化村以“一轴两翼五个片区”空间布局为框架(国道241为轴,西部旅游、东部生态养殖为翼,打造农业、菌类种植等五大产业区),科学规划村庄建设。通过引入专业团队设计并征求群众意见,该村修复古城墙、完善旅游设施,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协同推进,把乡村“美景”转化为“生产力”,真正让老百姓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2024年,宁武县坚持“三不整、七优先、三紧盯”原则,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提升,累计拆除危旧房8494间、整治残垣断壁6万米,清理垃圾13.36万吨。全县各乡镇紧盯主干道、村内道路、河道沟渠等重点区域,投入人力物力,全力清“死角”、扫“盲区”、治“顽疾”,着力补齐公共基础设施短板。如今,各乡村道路干净整洁,村舍布局井然,赢得群众一致好评。
产业融合激活乡村经济新动能。宁武县深挖生态与文化资源,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宁化村开发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将传统村落转化为乡村旅游“富矿”;大石洞村紧紧抓住“省级旅游示范村”创建契机,科学谋划、统筹布局,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先后规划了滴水洞景区、农事活动体验区、山区景观区和原始森林生态康养区,形成了集体验、休闲、康养于一体的现代化休闲旅游园,带动周边6个村的集体经济发展,鼓起了老百姓的“钱袋子”。此外还通过“企业+专业团队+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民”模式,让村民逐步变成旅游从业者和管理者,从而实现双赢。
党建引领为乡村振兴凝聚合力。宁武县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农村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引领作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到村工作大学生,全面保障各项待遇落实,常态化开展“三会一课”和党员集中培训,丰富主题党日活动形式,积极开展“书记讲党课”“党课开讲啦”等活动,改造提升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80个,建强党组织战斗堡垒。同时,持续完善治理体系,规范村级运转,合理划分和打造了“多格合一、多员合一,一格多用、一员多能”的农村“全科网格”204个,10余个便民服务事项实现社区“一站式”办理。
乡村振兴需立足本土资源,以规划为纲、产业为基、党建为魂,方能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绘就共同富裕新画卷。随着宁武县持续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效推动了示范村建设从“点上美”向“全域美”升级。管涔山下,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人”的乡村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作者:魏鹏飞
来源:忻州日报
暮春时节,走进宁武县涔山乡大石洞村,古树掩映下的青石板路蜿蜒向前,白墙黛瓦的民宿错落有致,游客们或漫步于林间步道,或在农家乐品尝山珍野味。这一幕幕场景,正是宁武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倾力打造精品示范村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宁武县坚持规划引领、分类施策、产业赋能,确定了从2024年到2026年每年推动建设2个以上精品示范村、20个左右提档升级村的目标,同时修订完善《宁武县“十四五”农业规划》《宁武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等多项政策,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在宁化村,错落有致的房舍、平整干净的乡间道路与古色古香的宁化古城相映成趣。作为全县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宁化村以“一轴两翼五个片区”空间布局为框架(国道241为轴,西部旅游、东部生态养殖为翼,打造农业、菌类种植等五大产业区),科学规划村庄建设。通过引入专业团队设计并征求群众意见,该村修复古城墙、完善旅游设施,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协同推进,把乡村“美景”转化为“生产力”,真正让老百姓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2024年,宁武县坚持“三不整、七优先、三紧盯”原则,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提升,累计拆除危旧房8494间、整治残垣断壁6万米,清理垃圾13.36万吨。全县各乡镇紧盯主干道、村内道路、河道沟渠等重点区域,投入人力物力,全力清“死角”、扫“盲区”、治“顽疾”,着力补齐公共基础设施短板。如今,各乡村道路干净整洁,村舍布局井然,赢得群众一致好评。
产业融合激活乡村经济新动能。宁武县深挖生态与文化资源,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宁化村开发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将传统村落转化为乡村旅游“富矿”;大石洞村紧紧抓住“省级旅游示范村”创建契机,科学谋划、统筹布局,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先后规划了滴水洞景区、农事活动体验区、山区景观区和原始森林生态康养区,形成了集体验、休闲、康养于一体的现代化休闲旅游园,带动周边6个村的集体经济发展,鼓起了老百姓的“钱袋子”。此外还通过“企业+专业团队+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民”模式,让村民逐步变成旅游从业者和管理者,从而实现双赢。
党建引领为乡村振兴凝聚合力。宁武县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农村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引领作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到村工作大学生,全面保障各项待遇落实,常态化开展“三会一课”和党员集中培训,丰富主题党日活动形式,积极开展“书记讲党课”“党课开讲啦”等活动,改造提升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80个,建强党组织战斗堡垒。同时,持续完善治理体系,规范村级运转,合理划分和打造了“多格合一、多员合一,一格多用、一员多能”的农村“全科网格”204个,10余个便民服务事项实现社区“一站式”办理。
乡村振兴需立足本土资源,以规划为纲、产业为基、党建为魂,方能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绘就共同富裕新画卷。随着宁武县持续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效推动了示范村建设从“点上美”向“全域美”升级。管涔山下,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人”的乡村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作者:魏鹏飞
来源:忻州日报
晋公网安备 140924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