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新闻
【评论】擦亮金字招牌 做大杂粮产业

忻州的秋天色彩斑斓、硕果累累。


在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我们向全市广大农民朋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感谢。


忻州是山西的特色农业大市,杂粮是忻州最具资源优势的特色产业,种植历史悠久、面积广泛、产量丰富、种类繁多、品质优良。世界杂粮看中国,中国杂粮看山西,山西杂粮看忻州。忻州是优质杂粮黄金产区,是“中国杂粮之都”,先后荣获“中华红芸豆之乡”“中国藜麦之乡”“中国亚麻油籽之乡”“中国甜糯玉米之乡”“中国甘甜红薯之乡”“中国高原莜麦之乡”“中国黍米之乡”等国家级称号。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杂粮作为全市战略性产业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主攻方向,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走绿色生态路、打特色优质牌,全面实施“特”“优”战略,按照“市有龙头、县有园区、乡有基地、村有合作社、户有产业”的发展思路,以创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中国杂粮之都”产业融合园区、山西(忻州)杂粮出口平台为抓手,狠抓产业布局、示范引领、龙头培育、品牌创建、市场开拓等关键环节,推进杂粮全产业链发展,我市“一都七乡”杂粮品牌叫响全国,走出一条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国杂粮之都”的金字招牌,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中谋篇布局,不断擦亮“中国杂粮之都”这个金字招牌,把杂粮产业作为农业开发的重中之重。要聚焦产业开发、价值提升、政策扶持、科技投入、人才引进、产品创新和品牌营销,整合优质资源,合理规划布局,完善流通渠道,在扩大种植面积、培育特优品种及产品深加工、品牌塑造等方面下大功夫、下足功夫,做大做强杂粮产业。


缺水是忻州最大的农情,有机旱作是忻州农业的一大传统技术特色,保护生态、节水灌溉是忻州农业发展之路。我们要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使绿色、健康、生态、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有机旱作杂粮成为我市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我们要努力做到水、土、肥等资源高效利用,生产、生态互惠,人与自然和谐,最终达到永续发展目的。我们要聚焦特优产业与区域布局,坚持点片示范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推动有机旱作农业高效发展。我们要紧紧围绕“土、水、种、技、机、绿”六大关键环节,坚持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深入实施有机旱作十大工程。我们要始终坚持有机旱作战略性地位,从组织、资金、机制、人才等各个方面强化保障,为有机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忻州农业正处在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刻,我们要在抓好有机旱作农业的同时,做大做强杂粮产业。要努力发展集群产业,拓展营销市场,努力走出一条以杂粮为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我们要按照土地规模化、技术现代化、组织企业化、经营市场化、服务专业化的发展思路,高标准定位、大产业布局、全链条推进,做优做强杂粮产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把现代特色农业做大做强。我们要积极引导杂粮标准化种植、标准化加工,打好“中国杂粮之都”的绿色牌、有机牌。要加快杂粮产品向食品制造业的延伸,做大做强代州黄酒等以杂粮为原料的延伸产业。我们要依托“互联网+”运营模式和借助各种会展平台,采用现代商品交易,把各地的采购商吸引来,线上线下、现货期货交易交割,努力打造一流的忻州杂粮交易市场,提高知名度和竞争力,加快杂粮产品走出去的步伐。


又是一年秋风劲,扬帆起航正当时。我们要以办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为契机,大力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借力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加快“特”“优”农业提档升级,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忻州日报

上一篇:忻州农商银行:“三项举措”推动信贷投放提速增效
下一篇:市委第116次疫情防控专题会暨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评论】擦亮金字招牌 做大杂粮产业

2022-09-22    来源:本站编辑    编辑:本站编辑

忻州的秋天色彩斑斓、硕果累累。


在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我们向全市广大农民朋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感谢。


忻州是山西的特色农业大市,杂粮是忻州最具资源优势的特色产业,种植历史悠久、面积广泛、产量丰富、种类繁多、品质优良。世界杂粮看中国,中国杂粮看山西,山西杂粮看忻州。忻州是优质杂粮黄金产区,是“中国杂粮之都”,先后荣获“中华红芸豆之乡”“中国藜麦之乡”“中国亚麻油籽之乡”“中国甜糯玉米之乡”“中国甘甜红薯之乡”“中国高原莜麦之乡”“中国黍米之乡”等国家级称号。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杂粮作为全市战略性产业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主攻方向,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走绿色生态路、打特色优质牌,全面实施“特”“优”战略,按照“市有龙头、县有园区、乡有基地、村有合作社、户有产业”的发展思路,以创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中国杂粮之都”产业融合园区、山西(忻州)杂粮出口平台为抓手,狠抓产业布局、示范引领、龙头培育、品牌创建、市场开拓等关键环节,推进杂粮全产业链发展,我市“一都七乡”杂粮品牌叫响全国,走出一条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国杂粮之都”的金字招牌,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中谋篇布局,不断擦亮“中国杂粮之都”这个金字招牌,把杂粮产业作为农业开发的重中之重。要聚焦产业开发、价值提升、政策扶持、科技投入、人才引进、产品创新和品牌营销,整合优质资源,合理规划布局,完善流通渠道,在扩大种植面积、培育特优品种及产品深加工、品牌塑造等方面下大功夫、下足功夫,做大做强杂粮产业。


缺水是忻州最大的农情,有机旱作是忻州农业的一大传统技术特色,保护生态、节水灌溉是忻州农业发展之路。我们要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使绿色、健康、生态、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有机旱作杂粮成为我市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我们要努力做到水、土、肥等资源高效利用,生产、生态互惠,人与自然和谐,最终达到永续发展目的。我们要聚焦特优产业与区域布局,坚持点片示范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推动有机旱作农业高效发展。我们要紧紧围绕“土、水、种、技、机、绿”六大关键环节,坚持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深入实施有机旱作十大工程。我们要始终坚持有机旱作战略性地位,从组织、资金、机制、人才等各个方面强化保障,为有机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忻州农业正处在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刻,我们要在抓好有机旱作农业的同时,做大做强杂粮产业。要努力发展集群产业,拓展营销市场,努力走出一条以杂粮为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我们要按照土地规模化、技术现代化、组织企业化、经营市场化、服务专业化的发展思路,高标准定位、大产业布局、全链条推进,做优做强杂粮产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把现代特色农业做大做强。我们要积极引导杂粮标准化种植、标准化加工,打好“中国杂粮之都”的绿色牌、有机牌。要加快杂粮产品向食品制造业的延伸,做大做强代州黄酒等以杂粮为原料的延伸产业。我们要依托“互联网+”运营模式和借助各种会展平台,采用现代商品交易,把各地的采购商吸引来,线上线下、现货期货交易交割,努力打造一流的忻州杂粮交易市场,提高知名度和竞争力,加快杂粮产品走出去的步伐。


又是一年秋风劲,扬帆起航正当时。我们要以办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为契机,大力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借力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加快“特”“优”农业提档升级,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忻州日报


网站备案号:晋ICP备18007061号-1  版权所有:忻州时代风向标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晋公网安备 14092402000008号

晋ICP备18007061号-1  版权所有:忻州时代风向标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晋公网安备 140924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