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寨县将严格按照县委“13541”工作思路,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在加快打造“三区三地两中心”上持续发力,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供需两侧发力。积极对接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用好项目建设“四全工作法”,持续做大项目储备库;立足特色产业优势,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平台招商和小分队招商,紧盯招引项目推进的各个节点,加强协调服务,加速推动项目落地;大力实施消费潜能提振专项行动,创新多元消费场景,加快推动服务业发展,提升电商发展水平,营造高品质服务消费环境;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搭建常态化政银企对接渠道,加大项目向民间资本推介力度,深入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帮助各类市场主体减负纾困。
二是构筑多元发展体系。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强化农业产业扶持政策落实,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中优势打造甜糯玉米和中药材产业强镇;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支持鼓励传统能源企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林光互补”“光储发电”项目;提质发展服务业,落实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主动开展入企服务,推动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延伸;融合发展文旅产业,开展旅游资源和文物普查工作,统筹文化文物资源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持续扩大“康养五寨”“夏养五寨”品牌影响力。
三是做强现代农业产业。深化示范区“三化三制”改革,积极探索“小管委会+大公司”运营改革,深入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提升运营管理服务水平;聚焦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养殖和新能源产业,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建好特色种植基地,实施好特优农业品牌强县项目。
四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坚持高标准农田建、管、用一体推进,大力建设绿色食品等基地,完善农技农机推广体系;健全完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做好精品示范村和提档升级村创建工作,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下大力解决路、水、电、热、网、气等群众家门口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
五是深化改革创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扎实推动农村改革,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持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强化“产学研用”科技合作,积极培育创新主体,推动产业集群抱团发展;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服务,健全“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服务流程,完善“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诉求办理机制,打造“一网通办”高效政务服务体系。
六是保障改善民生。加大教育优先投入保障力度,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开展文化服务活动,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让群众生活更有质量。
七是加强生态修复治理。扎实开展科学绿化行动,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广泛推广加厚农膜使用回收,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
八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产,持之以恒抓好社会治理,做实做细常态化管理服务,坚定不移深化平安建设,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让人民群众更有安全感。
作者:张晔
来源:忻州日报
今年,五寨县将严格按照县委“13541”工作思路,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在加快打造“三区三地两中心”上持续发力,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供需两侧发力。积极对接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用好项目建设“四全工作法”,持续做大项目储备库;立足特色产业优势,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平台招商和小分队招商,紧盯招引项目推进的各个节点,加强协调服务,加速推动项目落地;大力实施消费潜能提振专项行动,创新多元消费场景,加快推动服务业发展,提升电商发展水平,营造高品质服务消费环境;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搭建常态化政银企对接渠道,加大项目向民间资本推介力度,深入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帮助各类市场主体减负纾困。
二是构筑多元发展体系。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强化农业产业扶持政策落实,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中优势打造甜糯玉米和中药材产业强镇;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支持鼓励传统能源企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林光互补”“光储发电”项目;提质发展服务业,落实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主动开展入企服务,推动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延伸;融合发展文旅产业,开展旅游资源和文物普查工作,统筹文化文物资源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持续扩大“康养五寨”“夏养五寨”品牌影响力。
三是做强现代农业产业。深化示范区“三化三制”改革,积极探索“小管委会+大公司”运营改革,深入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提升运营管理服务水平;聚焦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养殖和新能源产业,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建好特色种植基地,实施好特优农业品牌强县项目。
四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坚持高标准农田建、管、用一体推进,大力建设绿色食品等基地,完善农技农机推广体系;健全完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做好精品示范村和提档升级村创建工作,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下大力解决路、水、电、热、网、气等群众家门口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
五是深化改革创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扎实推动农村改革,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持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强化“产学研用”科技合作,积极培育创新主体,推动产业集群抱团发展;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服务,健全“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服务流程,完善“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诉求办理机制,打造“一网通办”高效政务服务体系。
六是保障改善民生。加大教育优先投入保障力度,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开展文化服务活动,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让群众生活更有质量。
七是加强生态修复治理。扎实开展科学绿化行动,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广泛推广加厚农膜使用回收,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
八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产,持之以恒抓好社会治理,做实做细常态化管理服务,坚定不移深化平安建设,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让人民群众更有安全感。
作者:张晔
来源:忻州日报
晋公网安备 140924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