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新闻
新春走基层 | 河曲:便民服务“走进”群众“心中”

新春将近,在河曲县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群众进进出出,甚是热闹。“我平时在县城打工,以前给母亲往村里捎点东西可费劲儿了,现在把东西拿到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城乡中转服务窗口,用不了半天时间就可捎到,实在是太方便了。”沙泉镇刘阿姨高兴地说。


“县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真正是为老百姓办好事、让老百姓好办事。”巡镇村邬大爷有感而发,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


在晋西北各县,只要说起政务大厅,大家没有不熟悉的。但谈到便民服务中心,人们似乎还有点陌生。如今在河曲县,便民服务中心与政务大厅知名度相当,两者相辅相成。综合便民服务中心以常住在河曲县城的6.5万名非县城户籍人口为服务对象。在这里,9个部门的20项服务让这些占全县人口53%的庞大群体享受到了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


该县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孙红对笔者说:“我们的咨询导航服务窗口全面掌握了各个民生部门的服务内容、流程及具体办事负责人的联系电话,一次性告知群众办事所需的信息、渠道和方法,确保群众办事顺利顺心。”


民生为大,为人民服务只有动真的,才能见实效。河曲县牢固树立“大便民、大服务”理念,开创了新时代综合便民服务新格局。


20248月以来,河曲县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效,聚焦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的棘手问题,针对办事“来回跑”、办事效率低等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精选场地并投入120余万元,建设2800平方米的综合便民服务中心。


据了解,这是我市首个县级打造的面向农村群众的综合便民服务中心。中心建立四个“深度融合”、四项“强力保障”、五项“精细服务”、十类内控制度的“44510”运行机制,做到阵地标识、服务标准、运行机制、工作台账“四个统一”。同时,河曲县通过“1个县综合便民服务中心+10个社区综合便民服务大厅”服务群众,以阵地和网络为依托,采用“1+10”模式实现了全县便民服务的全覆盖。


民有所盼,政有所为。除县城所在地,其他10个乡镇在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分别设立了便民服务厅,中心的服务团队由10个乡镇推荐懂业务、会服务的乡镇干部组成,每个乡镇两名,经培训考核后上岗服务,实行AB岗轮流坐班制度。坐班干部熟悉政策,全面掌握民生部门的服务内容、流程,一次性告知群众所需的信息等,群众办事只跑一次腿,满意度和幸福感大大提升。此外,中心还为群众提供预约办、上门办等服务;聚焦“一老一小”开通“绿色通道”和“未成年人专窗”,“一老一小”群体优先办事,享受“一对一”精准服务;配备老花镜、充电线、免费打印等细心、暖心的便民服务,赢得群众纷纷点赞。


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功能齐全,设有公共会议室、党员活动室、图书室、卫生室、党群活动室、爱心驿站等,全天候对群众开放。据了解,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推行“全科帮办、集成服务”模式,健全城乡中转代办、咨询导航等5项精准服务机制,优化窗口布局,群众可以在中心窗口办理民政、计生等9个民生部门的20个服务事项。随着各项功能的完善,中心逐步成为乡村干部开会议事、党员志愿服务、流动党员集中学习、群众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中心运行3个多月来,已累计开展城乡中转服务248次、咨询服务97次,服务群众2800余人次。


作者:郑志东

来源:忻州日报

▌“山西风向标站”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互联网是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尊重原创,崇尚分享。


上一篇:五台山机场开通春运新航线
下一篇:凝心聚力担使命 干字当头抓落实——与会同志谈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新春走基层 | 河曲:便民服务“走进”群众“心中”

2025-01-16    来源:本站编辑    编辑:本站编辑

新春将近,在河曲县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群众进进出出,甚是热闹。“我平时在县城打工,以前给母亲往村里捎点东西可费劲儿了,现在把东西拿到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城乡中转服务窗口,用不了半天时间就可捎到,实在是太方便了。”沙泉镇刘阿姨高兴地说。


“县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真正是为老百姓办好事、让老百姓好办事。”巡镇村邬大爷有感而发,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


在晋西北各县,只要说起政务大厅,大家没有不熟悉的。但谈到便民服务中心,人们似乎还有点陌生。如今在河曲县,便民服务中心与政务大厅知名度相当,两者相辅相成。综合便民服务中心以常住在河曲县城的6.5万名非县城户籍人口为服务对象。在这里,9个部门的20项服务让这些占全县人口53%的庞大群体享受到了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


该县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孙红对笔者说:“我们的咨询导航服务窗口全面掌握了各个民生部门的服务内容、流程及具体办事负责人的联系电话,一次性告知群众办事所需的信息、渠道和方法,确保群众办事顺利顺心。”


民生为大,为人民服务只有动真的,才能见实效。河曲县牢固树立“大便民、大服务”理念,开创了新时代综合便民服务新格局。


20248月以来,河曲县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效,聚焦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的棘手问题,针对办事“来回跑”、办事效率低等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精选场地并投入120余万元,建设2800平方米的综合便民服务中心。


据了解,这是我市首个县级打造的面向农村群众的综合便民服务中心。中心建立四个“深度融合”、四项“强力保障”、五项“精细服务”、十类内控制度的“44510”运行机制,做到阵地标识、服务标准、运行机制、工作台账“四个统一”。同时,河曲县通过“1个县综合便民服务中心+10个社区综合便民服务大厅”服务群众,以阵地和网络为依托,采用“1+10”模式实现了全县便民服务的全覆盖。


民有所盼,政有所为。除县城所在地,其他10个乡镇在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分别设立了便民服务厅,中心的服务团队由10个乡镇推荐懂业务、会服务的乡镇干部组成,每个乡镇两名,经培训考核后上岗服务,实行AB岗轮流坐班制度。坐班干部熟悉政策,全面掌握民生部门的服务内容、流程,一次性告知群众所需的信息等,群众办事只跑一次腿,满意度和幸福感大大提升。此外,中心还为群众提供预约办、上门办等服务;聚焦“一老一小”开通“绿色通道”和“未成年人专窗”,“一老一小”群体优先办事,享受“一对一”精准服务;配备老花镜、充电线、免费打印等细心、暖心的便民服务,赢得群众纷纷点赞。


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功能齐全,设有公共会议室、党员活动室、图书室、卫生室、党群活动室、爱心驿站等,全天候对群众开放。据了解,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推行“全科帮办、集成服务”模式,健全城乡中转代办、咨询导航等5项精准服务机制,优化窗口布局,群众可以在中心窗口办理民政、计生等9个民生部门的20个服务事项。随着各项功能的完善,中心逐步成为乡村干部开会议事、党员志愿服务、流动党员集中学习、群众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中心运行3个多月来,已累计开展城乡中转服务248次、咨询服务97次,服务群众2800余人次。


作者:郑志东

来源:忻州日报

▌“山西风向标站”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互联网是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尊重原创,崇尚分享。



网站备案号:晋ICP备18007061号-1  版权所有:忻州时代风向标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晋公网安备 14092402000008号

晋ICP备18007061号-1  版权所有:忻州时代风向标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晋公网安备 140924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