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新闻
沿汾6市政协联名建议修建汾河博物馆

汾河,山西的母亲河,黄河第二大支流。

近日,在省政协人资环委的指导下,沿汾6市政协“汾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商研讨第一次会议在太原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重点围绕“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进行协商交流和实地考察。这意味着,太原、忻州、吕梁、晋中、临汾、运城沿汾6市(以下简称“沿汾6市”)政协启动“汾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商研讨机制,将携手共建美丽幸福汾河。


本次会议上,沿汾6市政协主席联名提出了《加强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关于建设汾河博物馆的建议》两件提案,待修改完善后,将在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期间向大会提交。


 共同倡议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
汾河文化

为加快汾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沿汾6市共同倡议:

  坚持生态优先,厚植汾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立足绿色发展,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传承历史文化,打造汾河流域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带;

  推动共同参与,营造关注汾河、关心汾河、关爱汾河的良好氛围。


倡议中提出,汾河文化是三晋文化和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汾河文化,就是守护三晋儿女的精神家园。要深入挖掘汾河文化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以水为脉,以文为魂——

  贯通汾河流域上中下游及左右岸的文化脉络,将汾河流域的历史文化资源与独具特色的山水生态资源深度融合,提升汾河文化保护传承的系统性、科学性,形成丰富多元的流域文化景观。
  贯通汾河旅游公路,建设汾河文化承载和展示平台,活化汾河文化资源,讲好“汾河故事”,让汾河成为人们游山水、品文化、读山西的重要廊带。

与此同时,要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增强保护汾河的意识,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汾河,精心呵护汾河,积极参与保护汾河志愿服务活动,自觉做保护山西母亲河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充分发挥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联系广泛、智力密集优势,发挥好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重要作用,通过沿汾6市协商研讨等机制,提出有分量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和决策参考,鼓励引导社会各界为办好汾河的事情建言献策,群策群力。


建议成立省级层面专班
建立沿汾6市联动机制

汾河是我省境内第一大河,以全省27%的水资源和25%的土地承载着全省40%的人口,贡献着42%的GDP。为弘扬汾河文化,持续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汾河流域生态治理,沿汾6市政协主席联名提出建议:

  在《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

建议成立省级层面专班,建立沿汾6市联动机制,切实把汾河上、中、下游作为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有力加强协调联动。

严格落实考核奖惩机制,将水污染治理工作纳入各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建立健全水污染治理经费保障和奖惩激励机制。


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完善汾河等重要支流水环境与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落实地表水跨界断面水质上下游生态补偿,全面推进县际间签订河流横向生态补偿协议,推动上下游协同治理。

完善全民参与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和有效措施,营造浓厚氛围,增强群众自治意识和能力,加强水污染信息公开,扩大社会监督覆盖面,宣传治污先进典型,曝光环境违法行为,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保护汾河水环境生态的良好氛围。

 坚持补短板强弱项,纵深推进污染防治,巩固提升汾河水质。进一步提升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水平,加强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接合部生活污水截流、收集,加快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加强污水处理厂新建扩容工作。

深化文旅融合,弘扬汾河文化,努力讲好汾河故事。建议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汾河文化旅游带,按照“打通主线、串联景区、区域成网”的总体思路,参照黄河、长城、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模式,编制规划汾河流域旅游路主题、慢行、服务、景观、信息五大系统,完善旅游公路沿线驿站、门户、停车场等配套项目,希望该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并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理清汾河流域文化特色、类型、发展历史,明确流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将历史文化资源和独具特色的山水生态资源深度融合,布局建设汾河文化主题平台,传承弘扬汾河文化。

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
建设汾河博物馆

在沿汾6市政协“汾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商研讨第一次会议期间,沿汾6市政协主席联名提出建议:

集全省之力,尽快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建设汾河博物馆,集中展示汾河生态修复治理成果,打造全面系统展示、保护、传承、研究汾河文化的重要基地。


 以史为鉴传承汾河文明。沿汾6市政协建议,汾河流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汾河流域文化历史辉煌、繁荣多元、特色鲜明,从远古人类丁村文化的出现到华夏文明的形成,再到现代文明的进步,汾河见证了三晋大地的沧海桑田。汾河博物馆的建设,有利于以史为鉴,记录和传承汾河文明发展史,挖掘和保护汾河文化资源,挖掘阐释汾河文化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打造汾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增强三晋人民凝聚力,为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实现民族复兴提供有力支撑,激发民族自豪感。

全面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沿汾6市政协建议,博物馆应设置常设展览、专题展览、数字沉浸式体验展、青少年互动体验展、小型剧场展演以及临时展厅等不同功能的展览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从不同侧面、全方位展示汾河流域的历史、宗教、民俗、文学、工艺美术、表演艺术等内容,向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休闲体验,做到“展览有品位、展示有温度、展演有美感”,力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通过展览、文创开发等教育活动,打造一个以实物和故事叙述为主的实体博物馆,充分利用互联网打造一个虚拟网络博物馆,让展览亮点与汾河博物馆定位高度契合,让公众更多地认识汾河,讲好汾河故事,扩大汾河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多个维度阐释汾河文化。沿汾6市政协建议,要深入挖掘阐释汾河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从时间上溯源、从区域上深挖、从属性上阐释,多个维度系列讲述汾河文化。进一步梳理汾河流域先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形成汾河文化资源展示体系。加强汾河流域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考古汾河流域文化。建立汾河流域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体系,积极开展汾河相关研究,加快构建包括汾河流域自然地理环境、水文地质、生物生态、水利工程等自然科学,文明起源、考古历史、民俗遗产、生产生活等人文科学以及文学、艺术、影视等艺术创作在内的汾河研究。

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上一篇:市委第116次疫情防控专题会暨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下一篇:山西“开绿灯”解困中小微企业

沿汾6市政协联名建议修建汾河博物馆

2022-09-21    来源:本站编辑    编辑:本站编辑

汾河,山西的母亲河,黄河第二大支流。

近日,在省政协人资环委的指导下,沿汾6市政协“汾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商研讨第一次会议在太原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重点围绕“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进行协商交流和实地考察。这意味着,太原、忻州、吕梁、晋中、临汾、运城沿汾6市(以下简称“沿汾6市”)政协启动“汾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商研讨机制,将携手共建美丽幸福汾河。


本次会议上,沿汾6市政协主席联名提出了《加强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关于建设汾河博物馆的建议》两件提案,待修改完善后,将在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期间向大会提交。


 共同倡议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
汾河文化

为加快汾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沿汾6市共同倡议:

  坚持生态优先,厚植汾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立足绿色发展,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传承历史文化,打造汾河流域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带;

  推动共同参与,营造关注汾河、关心汾河、关爱汾河的良好氛围。


倡议中提出,汾河文化是三晋文化和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汾河文化,就是守护三晋儿女的精神家园。要深入挖掘汾河文化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以水为脉,以文为魂——

  贯通汾河流域上中下游及左右岸的文化脉络,将汾河流域的历史文化资源与独具特色的山水生态资源深度融合,提升汾河文化保护传承的系统性、科学性,形成丰富多元的流域文化景观。
  贯通汾河旅游公路,建设汾河文化承载和展示平台,活化汾河文化资源,讲好“汾河故事”,让汾河成为人们游山水、品文化、读山西的重要廊带。

与此同时,要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增强保护汾河的意识,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汾河,精心呵护汾河,积极参与保护汾河志愿服务活动,自觉做保护山西母亲河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充分发挥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联系广泛、智力密集优势,发挥好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重要作用,通过沿汾6市协商研讨等机制,提出有分量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和决策参考,鼓励引导社会各界为办好汾河的事情建言献策,群策群力。


建议成立省级层面专班
建立沿汾6市联动机制

汾河是我省境内第一大河,以全省27%的水资源和25%的土地承载着全省40%的人口,贡献着42%的GDP。为弘扬汾河文化,持续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汾河流域生态治理,沿汾6市政协主席联名提出建议:

  在《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

建议成立省级层面专班,建立沿汾6市联动机制,切实把汾河上、中、下游作为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有力加强协调联动。

严格落实考核奖惩机制,将水污染治理工作纳入各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建立健全水污染治理经费保障和奖惩激励机制。


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完善汾河等重要支流水环境与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落实地表水跨界断面水质上下游生态补偿,全面推进县际间签订河流横向生态补偿协议,推动上下游协同治理。

完善全民参与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和有效措施,营造浓厚氛围,增强群众自治意识和能力,加强水污染信息公开,扩大社会监督覆盖面,宣传治污先进典型,曝光环境违法行为,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保护汾河水环境生态的良好氛围。

 坚持补短板强弱项,纵深推进污染防治,巩固提升汾河水质。进一步提升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水平,加强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接合部生活污水截流、收集,加快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加强污水处理厂新建扩容工作。

深化文旅融合,弘扬汾河文化,努力讲好汾河故事。建议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汾河文化旅游带,按照“打通主线、串联景区、区域成网”的总体思路,参照黄河、长城、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模式,编制规划汾河流域旅游路主题、慢行、服务、景观、信息五大系统,完善旅游公路沿线驿站、门户、停车场等配套项目,希望该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并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理清汾河流域文化特色、类型、发展历史,明确流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将历史文化资源和独具特色的山水生态资源深度融合,布局建设汾河文化主题平台,传承弘扬汾河文化。

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
建设汾河博物馆

在沿汾6市政协“汾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商研讨第一次会议期间,沿汾6市政协主席联名提出建议:

集全省之力,尽快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建设汾河博物馆,集中展示汾河生态修复治理成果,打造全面系统展示、保护、传承、研究汾河文化的重要基地。


 以史为鉴传承汾河文明。沿汾6市政协建议,汾河流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汾河流域文化历史辉煌、繁荣多元、特色鲜明,从远古人类丁村文化的出现到华夏文明的形成,再到现代文明的进步,汾河见证了三晋大地的沧海桑田。汾河博物馆的建设,有利于以史为鉴,记录和传承汾河文明发展史,挖掘和保护汾河文化资源,挖掘阐释汾河文化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打造汾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增强三晋人民凝聚力,为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实现民族复兴提供有力支撑,激发民族自豪感。

全面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沿汾6市政协建议,博物馆应设置常设展览、专题展览、数字沉浸式体验展、青少年互动体验展、小型剧场展演以及临时展厅等不同功能的展览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从不同侧面、全方位展示汾河流域的历史、宗教、民俗、文学、工艺美术、表演艺术等内容,向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休闲体验,做到“展览有品位、展示有温度、展演有美感”,力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通过展览、文创开发等教育活动,打造一个以实物和故事叙述为主的实体博物馆,充分利用互联网打造一个虚拟网络博物馆,让展览亮点与汾河博物馆定位高度契合,让公众更多地认识汾河,讲好汾河故事,扩大汾河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多个维度阐释汾河文化。沿汾6市政协建议,要深入挖掘阐释汾河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从时间上溯源、从区域上深挖、从属性上阐释,多个维度系列讲述汾河文化。进一步梳理汾河流域先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形成汾河文化资源展示体系。加强汾河流域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考古汾河流域文化。建立汾河流域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体系,积极开展汾河相关研究,加快构建包括汾河流域自然地理环境、水文地质、生物生态、水利工程等自然科学,文明起源、考古历史、民俗遗产、生产生活等人文科学以及文学、艺术、影视等艺术创作在内的汾河研究。

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网站备案号:晋ICP备18007061号-1  版权所有:忻州时代风向标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晋公网安备 14092402000008号

晋ICP备18007061号-1  版权所有:忻州时代风向标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晋公网安备 140924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