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新闻
整村搬迁 迎来幸福新生活
“真是老了老了,也有老来福了。”住进岢岚县城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广惠园第5个年头,70岁的脱贫户王三女大娘坐在明亮宽敞的客厅里,看着电视乐呵呵地说,“现在我手头也攒下好几万元存款了。”


  王三女大娘是赵家洼村人。地处大山深处的赵家洼,村破房旧,没水没路,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54户人家的村子最后走得就剩下6户13人。王大娘守着几亩薄田,拖着两个残疾孙儿,日子过得很是艰难。现在搬进广惠园,拧开水龙头就是自来水,冬天有暖气,出门就有超市、便民门诊点,王大娘住得满心欢喜。


  忻州横跨太行、吕梁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丘陵山区占全市面积的近90%。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该市把整村搬迁作为破解深度贫困的关键之举,特别是基于上一轮易地扶贫搬迁存在的富搬穷不搬、越穷越难搬,村庄更凋敝、生活更困难的问题,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确定797个深度贫困村实施整村搬迁,涉及19520户45023人。


  舒心——搬来新生活


  宋家沟三棵树广场上三棵杏树开花了。5点多天蒙蒙亮,刘林桃就起床了。舀上粉面,加上凉水调好,再烧水,做凉粉。边做边听着西墙外三棵树广场传来的欢快舞曲,等着跳舞的人散了,她的土豆凉粉和豆面芡粉也出锅了。


  从东口子村搬到宋家沟,刘林桃告诉记者:“和以前比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住得很舒服。”


  舒心,就在于忻州市整村搬迁中不搞一刀切,而是根据村民意愿,采取了县城集中安置和就近中心集镇安置两种方式。


  “宋家沟承接安置了周边14村145户265人。”该村党支部书记雷文斌说,“同时宋家沟也是岢岚县农村特色风貌整治的‘试验田’。”


  岢岚县在建设8个中心集镇伊始,就考虑到后期的运营、管理统筹布局,以特色风貌整治为牵引,同步架构乡村旅游经营体系,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让搬迁来的群众在脱贫之时就踏上乡村旅游振兴农村的新征程。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宋家沟典型的晋北村居风貌吸引着周边省市的游客结伴前来。现在宋家沟已成为岢岚县乡村旅游的品牌,成功跻身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山西省100个旅游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9点多钟,刘林桃的凉粉摊刚支起来就开张了。只见她戴上一次性手套,熟练地用刀划开白嘟嘟的凉粉,三下两下,5碗凉粉盛好了,浇上醋料。


  收入是过去的七八倍,刘林桃搬到宋家沟一年就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脱了贫,“以前在东口子村,天明了盼天黑,到了宋家沟,一天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在她的影响下,现在宋家沟摆摊卖凉粉的已经有20多家。


  前几天,90岁的婆婆摔了一跤骨折了。送医院治疗后,这两天医生说可以出院了。刘林桃的老伴沈姚付到城里接去了。“俺们自己最多才出一千块钱。”刘林桃说,“别看是一千块钱,要搁在那几年,家里都没这么多钱给治。”


  现在,宋家沟围绕大棚、小杂粮、土豆、沙棘、蘑菇、经济林等特色产业多元发展,百姓生活蒸蒸日上。60多岁的脱贫户周明则不仅给游客们唱民歌,还玩起了快手,注册上账号直播宣传宋家沟村。他说:“过去是靠山山穷,靠天吃饭,辛苦一年只能混个半饱。现在这生活比蜜甜,人人出力,咱农村就能越来越兴旺。”


  安心——收入有保障


  “现在过的日子,那是盖上十八床被子也梦不到的。”6月12日,王三女大娘的老邻居曹六仁边给阳台上的几盆鲜花浇水边感慨道。


  老曹从赵家洼村搬迁到广惠园后,住上了82平方米的楼房,出门坐公交,看病有医生,不只是生活上有了大变化,更是一个全新人生的开始。


  现在曹六仁在玻棉厂上班,每个月2800元的工资。原先村里土地的收益继续享受,老两口一年总收入有6万多元。过去早饭是咸菜就馒头,现在变成了牛奶加鸡蛋。他打趣道,“自打搬进县城,日子过得好,我竟给胖了20多斤!”


  广惠园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尹建明介绍,广惠园安置了12个乡镇的易地搬迁群众,从“十二五”开始分批共建起81栋住宅楼5889套,居住着1.3万人。他说:“从搬得出到稳得住、能致富,技能是根本。”


  岢岚县积极实施“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工程,确保每个搬迁户至少一人实现就业。


  49岁的王永平从马家堰村搬到了广惠园后,参加了焊工培训,现在一个月工资5000多元。从家到扶贫产业园上班,他骑上电动车不到15分钟。


  走进岢岚县扶贫产业园,一边是已经开始生产的车间,一边是正在加紧施工的厂房。综合办公室副主任宫慧宇告诉记者,目前入园企业有15个,总投资36.9亿元。


  这些企业分为三类。一类是农牧产业发展集群,有6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从事羊肉、沙棘、马铃薯、食用菌、核桃、工业火麻等农牧产品精深加工,引领带动全县形成规模养殖示范基地45个,发展养羊62万只,建成红芸豆高产基地10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10万亩、野生沙棘基地13万亩、小杂粮种植基地12万亩、工业火麻种植基地7万亩、核桃种植园区2万亩。宫慧宇说,就拿已投产的晋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来说,实现年可屠宰肉羊7万只,带动了全县养殖户每只羊至少增收100元。


  一类是产学研联盟,引进了京东智联云岢岚数字经济产业园、东莞能源研究院山西分院、三晋固废利用研究院“一云两院”,建设北方地区最大的氢能源生产基地,有效提升全县产业转型升级的新空间。


  还有一类就是6个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可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王永平就是其中之一。他上班就是在杰迈桥隧装备制造公司,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从泥腿子到蓝领工人,王永平感慨道:“整村搬迁,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信心——守住稳稳的幸福


  截至去年9月底,忻州市规划建设的68个集中安置点全部竣工,共完成搬迁安置34434户84505人,搬迁对象全部搬迁入住。


  “在村里住了多年的土窑洞,做梦也不敢想自己在县城能拥有这么一套房子,90多平方米只花了1万元,装修政府还每平方米补贴300元,要是在保德县城买这么一套房子得30多万元。”6月15日,在保德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城区惠民家园,脱贫户李喜权正准备去门卫室上夜班。


  住进小区后,李喜权就在物业打工当保管,同时在门房当门卫,值夜班。白天还在小区门口的装潢公司兼职,物业公司每月工资1600元,装潢公司每天100元,中午还管一顿饭。


  为了打消群众对易地扶贫搬迁选址、入住周期、自筹资金、搬后生计等顾虑,保德县在制定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规划初,就结合县情制定从“搬”到“富”的一揽子政策,配套出台了4类44项产业扶贫、3类8项就业扶贫、4类21项社会保障政策,让搬迁群众吃下“定心丸”,惬意地享受看病、托养、购物、休闲、乘车、办事以及孩子上学“七个一出门”服务。


  现在,忻州全市68个集中安置点水、电、路、暖、气、网等基础设施全部配套,公共服务功能基本完善,其中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小学、初中等教育场所22个,配套卫生院、医院等医疗卫生场所30个,配套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福利场所18个,配套综合活动室、文化活动广场等文化活动设施104个,满足了搬迁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忻州市在整村搬迁过程中,同步实施退耕还林、荒山绿化、光伏项目、土地复垦增减挂钩交易“四个全覆盖”。除用于旅游开发或公共生产用房不拆除外,该市应拆除791个村已全部拆除,完成复垦复绿。目前,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4.44万亩,荒山造林55.26万亩,建设村级(含联村)电站375座11.79万千瓦,复垦宅基地增减挂钩指标交易8745.7亩,交易金额14.5亿元,多渠道保障搬迁群众收益。


  赵家洼村在整村搬迁中,宅基地复垦40亩,土地流转71亩,退耕还林139亩,平均每户搬迁户收益3.2万元。王三女大娘高兴地说:“不用种地也有收入,大伙哪里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搬迁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忻州市强化产业就业扶持,构建起“县有产业园区、乡有扶贫车间、村有家庭工坊”的新型产业扶贫格局。目前,全市建成扶贫车间167个,培育国家、省、市、县4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8个,鼓励发展合作社1.4万个、家庭农场2175个,建成“一村一品”基地4002个,让搬迁群众守住“稳稳的幸福”。

来源:山西日报

本期编辑:冯振轩

山西风向标网

上一篇:全省统一战线重点工作落实情况调研检查忻州座谈会召开
下一篇:重要提醒!省文旅厅发布2021年暑期出游提示

整村搬迁 迎来幸福新生活

2021-07-04    来源:本站编辑    编辑:本站编辑
“真是老了老了,也有老来福了。”住进岢岚县城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广惠园第5个年头,70岁的脱贫户王三女大娘坐在明亮宽敞的客厅里,看着电视乐呵呵地说,“现在我手头也攒下好几万元存款了。”


  王三女大娘是赵家洼村人。地处大山深处的赵家洼,村破房旧,没水没路,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54户人家的村子最后走得就剩下6户13人。王大娘守着几亩薄田,拖着两个残疾孙儿,日子过得很是艰难。现在搬进广惠园,拧开水龙头就是自来水,冬天有暖气,出门就有超市、便民门诊点,王大娘住得满心欢喜。


  忻州横跨太行、吕梁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丘陵山区占全市面积的近90%。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该市把整村搬迁作为破解深度贫困的关键之举,特别是基于上一轮易地扶贫搬迁存在的富搬穷不搬、越穷越难搬,村庄更凋敝、生活更困难的问题,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确定797个深度贫困村实施整村搬迁,涉及19520户45023人。


  舒心——搬来新生活


  宋家沟三棵树广场上三棵杏树开花了。5点多天蒙蒙亮,刘林桃就起床了。舀上粉面,加上凉水调好,再烧水,做凉粉。边做边听着西墙外三棵树广场传来的欢快舞曲,等着跳舞的人散了,她的土豆凉粉和豆面芡粉也出锅了。


  从东口子村搬到宋家沟,刘林桃告诉记者:“和以前比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住得很舒服。”


  舒心,就在于忻州市整村搬迁中不搞一刀切,而是根据村民意愿,采取了县城集中安置和就近中心集镇安置两种方式。


  “宋家沟承接安置了周边14村145户265人。”该村党支部书记雷文斌说,“同时宋家沟也是岢岚县农村特色风貌整治的‘试验田’。”


  岢岚县在建设8个中心集镇伊始,就考虑到后期的运营、管理统筹布局,以特色风貌整治为牵引,同步架构乡村旅游经营体系,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让搬迁来的群众在脱贫之时就踏上乡村旅游振兴农村的新征程。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宋家沟典型的晋北村居风貌吸引着周边省市的游客结伴前来。现在宋家沟已成为岢岚县乡村旅游的品牌,成功跻身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山西省100个旅游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9点多钟,刘林桃的凉粉摊刚支起来就开张了。只见她戴上一次性手套,熟练地用刀划开白嘟嘟的凉粉,三下两下,5碗凉粉盛好了,浇上醋料。


  收入是过去的七八倍,刘林桃搬到宋家沟一年就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脱了贫,“以前在东口子村,天明了盼天黑,到了宋家沟,一天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在她的影响下,现在宋家沟摆摊卖凉粉的已经有20多家。


  前几天,90岁的婆婆摔了一跤骨折了。送医院治疗后,这两天医生说可以出院了。刘林桃的老伴沈姚付到城里接去了。“俺们自己最多才出一千块钱。”刘林桃说,“别看是一千块钱,要搁在那几年,家里都没这么多钱给治。”


  现在,宋家沟围绕大棚、小杂粮、土豆、沙棘、蘑菇、经济林等特色产业多元发展,百姓生活蒸蒸日上。60多岁的脱贫户周明则不仅给游客们唱民歌,还玩起了快手,注册上账号直播宣传宋家沟村。他说:“过去是靠山山穷,靠天吃饭,辛苦一年只能混个半饱。现在这生活比蜜甜,人人出力,咱农村就能越来越兴旺。”


  安心——收入有保障


  “现在过的日子,那是盖上十八床被子也梦不到的。”6月12日,王三女大娘的老邻居曹六仁边给阳台上的几盆鲜花浇水边感慨道。


  老曹从赵家洼村搬迁到广惠园后,住上了82平方米的楼房,出门坐公交,看病有医生,不只是生活上有了大变化,更是一个全新人生的开始。


  现在曹六仁在玻棉厂上班,每个月2800元的工资。原先村里土地的收益继续享受,老两口一年总收入有6万多元。过去早饭是咸菜就馒头,现在变成了牛奶加鸡蛋。他打趣道,“自打搬进县城,日子过得好,我竟给胖了20多斤!”


  广惠园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尹建明介绍,广惠园安置了12个乡镇的易地搬迁群众,从“十二五”开始分批共建起81栋住宅楼5889套,居住着1.3万人。他说:“从搬得出到稳得住、能致富,技能是根本。”


  岢岚县积极实施“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工程,确保每个搬迁户至少一人实现就业。


  49岁的王永平从马家堰村搬到了广惠园后,参加了焊工培训,现在一个月工资5000多元。从家到扶贫产业园上班,他骑上电动车不到15分钟。


  走进岢岚县扶贫产业园,一边是已经开始生产的车间,一边是正在加紧施工的厂房。综合办公室副主任宫慧宇告诉记者,目前入园企业有15个,总投资36.9亿元。


  这些企业分为三类。一类是农牧产业发展集群,有6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从事羊肉、沙棘、马铃薯、食用菌、核桃、工业火麻等农牧产品精深加工,引领带动全县形成规模养殖示范基地45个,发展养羊62万只,建成红芸豆高产基地10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10万亩、野生沙棘基地13万亩、小杂粮种植基地12万亩、工业火麻种植基地7万亩、核桃种植园区2万亩。宫慧宇说,就拿已投产的晋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来说,实现年可屠宰肉羊7万只,带动了全县养殖户每只羊至少增收100元。


  一类是产学研联盟,引进了京东智联云岢岚数字经济产业园、东莞能源研究院山西分院、三晋固废利用研究院“一云两院”,建设北方地区最大的氢能源生产基地,有效提升全县产业转型升级的新空间。


  还有一类就是6个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可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王永平就是其中之一。他上班就是在杰迈桥隧装备制造公司,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从泥腿子到蓝领工人,王永平感慨道:“整村搬迁,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信心——守住稳稳的幸福


  截至去年9月底,忻州市规划建设的68个集中安置点全部竣工,共完成搬迁安置34434户84505人,搬迁对象全部搬迁入住。


  “在村里住了多年的土窑洞,做梦也不敢想自己在县城能拥有这么一套房子,90多平方米只花了1万元,装修政府还每平方米补贴300元,要是在保德县城买这么一套房子得30多万元。”6月15日,在保德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城区惠民家园,脱贫户李喜权正准备去门卫室上夜班。


  住进小区后,李喜权就在物业打工当保管,同时在门房当门卫,值夜班。白天还在小区门口的装潢公司兼职,物业公司每月工资1600元,装潢公司每天100元,中午还管一顿饭。


  为了打消群众对易地扶贫搬迁选址、入住周期、自筹资金、搬后生计等顾虑,保德县在制定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规划初,就结合县情制定从“搬”到“富”的一揽子政策,配套出台了4类44项产业扶贫、3类8项就业扶贫、4类21项社会保障政策,让搬迁群众吃下“定心丸”,惬意地享受看病、托养、购物、休闲、乘车、办事以及孩子上学“七个一出门”服务。


  现在,忻州全市68个集中安置点水、电、路、暖、气、网等基础设施全部配套,公共服务功能基本完善,其中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小学、初中等教育场所22个,配套卫生院、医院等医疗卫生场所30个,配套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福利场所18个,配套综合活动室、文化活动广场等文化活动设施104个,满足了搬迁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忻州市在整村搬迁过程中,同步实施退耕还林、荒山绿化、光伏项目、土地复垦增减挂钩交易“四个全覆盖”。除用于旅游开发或公共生产用房不拆除外,该市应拆除791个村已全部拆除,完成复垦复绿。目前,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4.44万亩,荒山造林55.26万亩,建设村级(含联村)电站375座11.79万千瓦,复垦宅基地增减挂钩指标交易8745.7亩,交易金额14.5亿元,多渠道保障搬迁群众收益。


  赵家洼村在整村搬迁中,宅基地复垦40亩,土地流转71亩,退耕还林139亩,平均每户搬迁户收益3.2万元。王三女大娘高兴地说:“不用种地也有收入,大伙哪里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搬迁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忻州市强化产业就业扶持,构建起“县有产业园区、乡有扶贫车间、村有家庭工坊”的新型产业扶贫格局。目前,全市建成扶贫车间167个,培育国家、省、市、县4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8个,鼓励发展合作社1.4万个、家庭农场2175个,建成“一村一品”基地4002个,让搬迁群众守住“稳稳的幸福”。

来源:山西日报

本期编辑:冯振轩

山西风向标网


网站备案号:晋ICP备18007061号-1  版权所有:忻州时代风向标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晋公网安备 14092402000008号

晋ICP备18007061号-1  版权所有:忻州时代风向标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晋公网安备 14092402000008号